法雨潤群生-29.老和尚開的靈丹妙藥--好好念佛

法雨潤群生-29.老和尚開的靈丹妙藥--好好念佛

老和尚開的靈丹妙藥--好好念佛

板橋講堂  顏嘉惠(法述)

很多年前,有一天回淨苑,當天開放蓮友頂禮老和尚,於是末學以好奇、恭敬的心情進入蓮鄉。頂禮完,慧甫法師站在老和尚右側說:「有問題可以提出來請示師父。」一陣問答後,末學提問:「請問師父,弟子常常做夢,深怕臨命終時也在做夢,不會念佛,就不能往生西方,怎麼辦?」

老和尚很嚴肅地說:「這樣很危險,要好好念佛。」

當時只覺得很感恩老和尚願意診察這困擾我多年的老毛病,但是不懂甚麼道理。幾年後,體會到老和尚對眾生的救護,是那麼真誠、懇切、平等、慈悲。如今回憶起來,末學是先拿到了答案(藥方),再學習解題。

末學試著從幾個角度了解老和尚如何帶領我們修學,體會老和尚所開的「靈丹妙藥」。

首先,從修心的角度。記得早期有位法師帶蓮友研討老和尚開示。法師問:「生活中,六根對六塵以後,為何我們會造作種種過犯?是六根、六塵或是六識?」

當時,末學直覺是六根。心想,難道不是嗎?不是眼睛看了不該看的、耳朵聽了不該聽的,才會做了不該做的嗎?

法師一句「六根無罪」,有如當頭棒喝!原來,當人們心散亂時,會攀緣六塵,識心躁動。當第六識起分別、打妄想,就算沒對著境也能細數過去,預卜未來。如果只是打打妄想也就罷了;如果是妄想加以造作,將會障礙往生。因為種種造善、造惡,都會在第八識存檔,要很小心,這關係著是否能臨終正念,隨念往生。終於了解老和尚要末學「好好念佛」,是何等的語重心長。

末學常常用老和尚的「虛妄造業,虛妄受生死」警惕自己。老和尚如果沒有參透這句話深層的道理,怎麼會說出「名利最壞道人心」。追求名利就是攀緣心,所造作的業,就是虛妄受生死。老和尚如果不是深諳「心不起境,境不礙心」,怎麼能抱病多年還念念「阿彌陀佛」,真是一位淨土法門的大修行人!

接著,從般若義理的角度看老和尚的教導。般若是三世諸佛之母,般若與真如、自性、法身,意義相同。般若是諸佛證悟的境界,清淨、光明。利根者,聽聞般若義理,打轉身,煩惱頓除;一般人藉著聽聞思惟,也能由看淡漸漸調伏,會入義理。

釋迦牟尼佛說八十華嚴七處九會,弘揚妙法,不離本處。老和尚著作《華嚴經義海百門述義》十門當中〈體用開合門〉,將體用開合講解得很詳細。一切法以無性為性是體;無性不礙緣起是用。

早年有一天,看到老和尚開示「依體起用,用全歸體」,幾乎被震攝住了。哇!體用開合,合則法界寂而無二,合即ㄧ真法界;開是緣起,緣起萬法應而有三,三者法界三觀。一真法界又可開出四法界,義理甚深!甚妙!

最後,從持戒念佛求生淨土的角度,理解老和尚開出的「藥方」。淨苑道風以「持戒念佛」為行門特色,老和尚講經開示總是不離修十善業、持戒念佛、求生淨土。往生西方淨土,不論上輩、中輩、下輩生,都有共同具備的三個條件:發菩提心 、一向專念、 願生彼國。所以,我們應以至誠心稱念彌陀聖號,乘佛本願必蒙救拔,出離生死輪迴往生西方佛國

近日看到住持和尚開示,「菩提」有覺察、覺悟的意義。末學猜想和尚意旨,先覺察自己的言行,改過向善,戒律中斷一切惡、修一切善、利益有情,就是覺悟,就是發菩提心。發菩提心,領受老和尚所開的靈丹妙藥,再以老和尚最經典的一句話供養法師與每位學長,「願生西方,願見彌陀」。阿彌陀佛!

法雨潤群生-29.老和尚開的靈丹妙藥--好好念佛

法雨潤群生-28.二諦的殊勝

二諦的殊勝

板橋講堂  陳水可(法引)

末學民國76年來到板橋講堂,77年皈依三寶至今有37年。感恩老和尚來板橋創立西蓮淨苑板橋講堂,讓我們有學佛的因緣,進入佛門。

講堂念佛共修、聽經聞法、勤修戒定慧三學,解行並重,信解行證,也教我們念佛要用「三、三、四念佛」比較攝心,念清楚、聽清楚,不要攀緣,攀緣講是非對錯落入生死,攀緣就佛道難成,檢查自己內心的心念都是妄想、煩惱、分別、執著、貪瞋癡,實在很慚愧要懺悔。

老和尚說法都用二諦法,真諦、俗諦,性、相,空、有,理、事,無相、無不相、實相諸法、諸法實相,念而無念、無念而念,緣起性空、性空緣起,作而無作、無作而作,說而無說、無說而說,聽而無聽、無聽而聽,看而無看、無看而看。老和尚講說微妙殊勝的二諦法,並以念佛法門,接引我們。

有一天到淨苑聽老和尚講經,當時老和尚已法體欠安,從蓮鄉看到老和尚被四位居士抬到法堂,還要兩位居士扶上法座。但老和尚坐姿非常莊嚴、很有威儀,讓聽經的學長居士都很攝心聽講。

幾次與老和尚近距離接觸,一次是三十年前法良學長到大陸做生意不太順遂,當時適逢法會期間,老和尚要法良學長去蓮鄉,如貴學長和末學也跟著去。當時不知道事情詳情,三個人就跪在老和尚面前,低著頭不敢抬頭,恭敬聆聽老和尚開示,內容細節已記不清,自己記得的比喻,生意人貪欲如蛇吞象,多求利故,苦惱亦多

還有一次,家裡養一隻小狗叫波美,將它帶到淨苑要皈依,進入蓮鄉,當時還有五、六個人要皈依,老和尚說狗只能皈依不能取法名。

每年老和尚生日時都舉行藥師法會,有次我爬樓梯到33天,看到老和尚坐在輪椅上,慧秀法師推著他在蓮鄉的榕樹附近,我看到老和尚的指甲都發黑,念佛的食指凹進念珠的一半深度。當時我很感動,很慚愧,要懺悔。老和尚念佛,是如此綿綿密密,從來沒間斷,沒懈怠懶惰,是我們學習的榜樣。

老和尚圓寂,我們去淨苑瞻仰儀容,隨後去新竹峨眉鄉荼毗,在荼毘當中工作人員說「老和尚的心臟最難燒,是智慧很高的人」。等了一段時間燒好,撿骨時沒見到老和尚的舍利子,只有留下五、六顆念珠,表示老和尚叫我們不要取相,不要執著,要好好念佛,求生淨土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面見阿彌陀佛、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、清淨大海眾菩薩。

我們如果憶念諭老和尚,他就出現在你面前;謹記老和尚的教誨,敬祝諸位蓮友佛道早成,阿彌陀佛!

法雨潤群生-29.老和尚開的靈丹妙藥--好好念佛

法雨潤群生-27.學佛心路歷程

學佛心路歷程

板橋講堂  姜鳳麟(心琪)

為了緬懷老和尚創立淨苑及弘揚佛法的偉大精神,住持惠敏和尚鼓勵蓮友分享學佛心路歷程。

回顧我與淨苑的因緣,起於服務單位的學佛團體帶我們去齋僧,因此得知講堂有講經。我家剛好在前樹林講堂旁,走路約十分鐘距離。當時兩個小孩還小,就帶他們一起去共修,假日也會到淨苑聽經,有時在蓮鄉外面還可以看到老和尚出來曬太陽,他總是面帶微笑,面容慈祥,令人留下深刻印象。

後來有一天傍晚時分,講堂通知老和尚圓寂,我帶著兩個小孩前往淨苑二樓法堂參加助念。於成福國小舉辦的老和尚告別式,人山人海,場面盛大莊嚴,覺得自己很有福報能為老和尚助念,並送他人生最後一程。

我的兩個孩子與我一起於淨苑皈依,他們的法名是心朗、心潔。因為擔心他們會學壞,希望他們能自幼多接觸佛法,幫他們報名佛學夏令營,一直到他們長大讀大學,也鼓勵他們繼續報名淨苑國高中夏令營的小隊輔,一次服務四五天或七八天。

他們自小參加這類佛法活動,所以吃飯能吃乾淨,不挑食,很惜福,同時不會殺生,在家裡如看到蟑螂蜘蛛,都會大叫要媽媽趕快過去,我會小心抓起,隔天拿到家附近草堆放生。在他們讀小學的某一天,全家外出用餐,我宣布「自今天起只要有媽媽在,全家都要吃素食」,同修也配合鼓勵他們素食,十分感謝淨苑法師對他們的調教及引導。

學佛數十年,看了很多老和尚的開示,如《夏雨清涼》及《佛七講話》等等。也會問自己素食的價值是什麼?學佛的意義是什麼?智慧慈悲及對眾生的平等心有無增加?自己能否將佛法運用於日常生活?

我想,感受最深的應該是我的家人。我同修是個很有主見的人,過去的我個性也很強,遇到意見不同時,衝突是難免的。就如菩薩戒文所講的「他生氣,我也生氣;他罵我,我也罵他」。同修還會問:「妳是怎麼學佛的?妳的法師是怎樣教妳的?為何至今還那麼愛生氣?」實在要向法師說一聲抱歉,因自己沒做好,連累法師擔這種責任,感覺很不好意思。

夫妻吵架,最難過的應是家裡的小孩,女兒也會說:「我拜託你們不要再吵了,好嗎?」漸漸的,我也會反省檢討,心變柔軟,包容心變大,能警覺情緒要起來,學習靜默,靜靜地走開。同修發現我沒有再爭辯,也能停下來。深感學佛對家庭的和合有幫助。

佛法告訴我們世間是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。看見「無常」的發生,除了難過,也會提醒自己,珍惜每天的日子,過有意義的人生。自「無我」當中學習縮小自己,將心力集中於該處理的事情。為了轉化煩惱,與人相處學習降低分別心,原諒對我不好的人,不與眾生結惡緣,也不要將不好的境界放在心裡傷害自己,讓事情隨緣過去。

為了能夠專心念佛,常常告訴自己,世間一切都是假的、空的,到最後不能帶走任何。不要管別人的事情,安住在內心的佛性。常常練習,能夠幫助看破放下,減少妄想,也不易胡思亂想。現在的我,除了每天將家裡整理乾淨,對不需要的東西也慢慢處理掉,希望未來留給後代一個清幽的環境。

一路走來能夠堅持於佛道,沒有退轉,是因為持續著念佛、聽經聞法及參加法會,可以感受到佛菩薩的加持,帶著我學佛。未來祈願與阿彌陀佛心心相應,阿彌陀佛接引我們大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離苦得樂。

感恩法師每星期到講堂辛苦帶領我們共修,有時看到人較少,心裡也會難過,所以要求自己除非有特別的事情一定要來,也希望我們蓮友每週一及四,都能來講堂念佛聽經,讓板橋講堂欣欣向榮,阿彌陀佛。

法雨潤群生-29.老和尚開的靈丹妙藥--好好念佛

法雨潤群生-26.一念不生般若生

一念不生 般若生

板橋講堂 何玉蓁(心勁)

此篇稿子遲遲出爐,不是不想寫,而是不知從何下筆,老和尚的恩情,實不知如何才足以表達內心的感恩。假如錯過今生,不知要經過多少生。因障礙多,一障住、一錯過,不知何時才能有機會再聽《念佛三昧》。

每次聽老和尚法語總是感激涕淚,他以畢生心血帶領我們這些幼苗走入康莊大道,引領我們走入成佛之道;以最好下手的念佛法門,更以般若智慧為前導來開發我們的心性,二諦精闢透徹,深奧妙理,緣起性空、性空緣起,不執有、不執空,不管執取哪邊,是心性執取,於一真法界無所有。

空有不二,因空而生妙有。沒學佛前只知「有」,而不知「空」,會在「有」邊打轉,以為實有把一切灌注在有邊,其實有也不是不好,重點在於要「無住」,念頭最重要是不要生起,有生就有滅,有生就有住,就有一個處所,所以要以無住心契無相法,不取於相則六塵皆息,知道一切是法緣起的,境緣無好醜,好醜由心起,妄情不起,任真心遍知,一切法全拿捏在自己心性上,當放下一切就擁有虛空,就連虛空也要放捨。

老和尚常提醒,要老實念佛,念佛法門三根普被、利頓全收,對末法眾生是最穩當、最捷徑,以「信願行」淨土三資糧,信有極樂世界,願離娑婆、欣往西方。

老和尚殷殷教導我們持名念佛,念佛明明確確是通往極樂世界的法門,要確立目標勇往直前,不退縮,不走旁路,不被六塵迷惑,迷了就六道輪迴,很多事情一體兩面,念娑婆就不會念彌陀,萬法唯心造,境由心轉,念佛沒有雜想,念而無念,一念不生,般若生,念得清,聽得明,無生而生。

於老和尚冥誕,反覆薰習老和尚法語,藉以感恩老和尚教誨。阿彌陀佛!

法雨潤群生-29.老和尚開的靈丹妙藥--好好念佛

法雨潤群生-25.以無我心包容冤仇

以無我心包容冤仇  無常警覺心放捨愛著

板橋講堂 李淑雲(心芸)

過去曾經在一個團體中被當眾羞辱,感覺非常難堪,無地自容,當時只能用一個「忍」字壓抑情緒,日後久久不能忘懷,總想著日後還要見面,該如何相處呢?

後來,一個不經意的因緣,看到老和尚的一段話--「無我歡喜心,包容冤仇;無常警覺心,放捨愛著」,心起疑竇,自己真的可以做到嗎?學佛多年卻無法學以致用,不禁眼眶泛淚,內心交瘁。

經過多次的煎熬,最後發起願心,願意身體力行,修正自己,最後還將傷害我的人就此放下、釋懷,後來成為朋友。經過此事,更相信有願就有力。老和尚這段話給我很好的啟示,也改變了我的人生觀。

於老和尚百歲冥誕之際,憶想老和尚的法語教誨。回顧學佛歷程,未學佛之前,套用世間人的一句話,「只要我喜歡,有什麼不可以?」。學佛之後,相信因果,日常生活中,學習「少說話,多做事」,以「不為人師」為處事之道。這些都是我學佛之後的改變與心得。

法雨潤群生-29.老和尚開的靈丹妙藥--好好念佛

法雨潤群生-24.師如親父

師如親父

板橋講堂 李月嬌(心妥)

十分慶幸自己有幸得聞淨土法門,親近正知正見的道場。而這一切,當然要感恩老和尚創辦西蓮淨苑,培育這麼多優秀的法師,為我們的法身慧命開演甚深的佛法。想到師父曾說「用血、汗灌溉我們」,不禁潸然淚下。

雖然只見過師父沒多少次,只聽幾次師父的講經,卻總覺得與師父及淨苑的因緣那麼微妙。來淨苑以前,欲找皈依處,得一夢境,夢中有個斜坡、有竹子(竹子就在現在移植西方榕的地方)。第一次來到如夢境中的淨苑,就是我皈依三寶的日子。

師父往生後,棺木放在大殿。清潔大殿時,慧觀法師要我擦棺木下面的地板,於是我很自然地跪下,爬進棺木下面擦拭,頓時覺得像是父親往生時,嫁出去的女兒跪著爬進家門的模樣,「師如親父」啊!

對老和尚有無限的感恩與緬懷。我家有尊師父年輕時的銅像(這尊銅像在淨苑懷安堂裡頭也供奉著),我要出門時一定稟告師父我要去哪裡,回來進家門,也會叫「師父我回來了」,我很欣慰永遠有師父、有父親可以叫。

師父的播經機是我最愛聽的,師父的著作是我最愛閱讀的,更是我學佛上的依怙及指南。所以要不離三寶地(淨苑、講堂),與善知識(法師、學長們)俱會一處,方不會走岔路,方不辜負師父用血汗灌溉我們。

學佛後我的生活變得較為簡樸,目前出入的場所就只有講堂、光明寺、淨苑、兒子家,所以接觸的也都是法師、學長們。提醒自己抖擻精神,勿再悠悠蕩蕩過日子,要發長遠心,一門深入,不雜其他法門。此志永不渝,如此才是報佛恩、報師恩!

法雨潤群生-29.老和尚開的靈丹妙藥--好好念佛

法雨潤群生-23.有病方知念佛急

有病方知念佛急

板橋講堂洪索(心引)

每年這個時節,淨苑都以各種方式紀念老和尚,今年適逢老和尚的百歲冥誕,也是圓寂24周年紀念,以活動緬懷老和尚,老和尚的精神永遠都留在人間,留在每一個人的心中。老和尚的德行和願力實在太偉大了,很值得我們敬重和懷念。

回想老和尚的教誨,在民國79年佛七講話的開示裡有一句話——「有病方知念佛急」。老和尚說:「說來慚愧,今年佛七大家都很精進,只有我老病纏身,不能隨眾念佛,只是每天扶病做一次開示,看著大家念佛,不由暗自嘆息,『有病方知念佛急』,今後當萬緣放下,精進念佛,願與念佛人同生極樂國。」

簡短的幾句,可知當時老和尚的身體已經很不好。有病痛是很苦惱的事,但是老和尚還是不辭辛勞為打佛七的居士開示,把他的法寶傾囊相授,那種慈悲的菩薩心令人感動,老和尚的德行、精神與願力真的太偉大了,值得大家敬重和學習。「有病方知念佛急」,我個人感同身受,不同的是我沒有那麼積極精進,要說慚愧的應該是我。

「生老病死」是人生的自然法則,「疾病」是人生八苦之一,學佛的人同樣會遇到生病的問題,但是老和尚是大修行者,他清楚了解自己的目標是信願念佛,求生極樂世界,雖然身在病苦中,仍然能以念佛之心,行往生淨土之行。老和尚已經在24年前達到目標,往生極樂世界,成就佛道了,我們應該為他高興。

世事瞬息萬變,生命無常,總覺得努力不夠,當面對一切境緣時能夠保持正念嗎?實在值得警惕!我不能再枉費時日懶散懈怠念佛,求生極樂自是當務之急,大家共同勉勵。我們都是念佛人,一起來發願,願與念佛人同生極樂國,以這樣的心來紀念老和尚是不是更有意義!最後敬祝大家法喜充滿,阿彌陀佛!

「淨土永續 菩薩勇健」紀念展揭幕暨「念佛三昧」網站發表

「淨土永續 菩薩勇健」紀念展揭幕暨「念佛三昧」網站發表

 

2024年1212日(農1112日)適逢智諭老和尚百歲冥誕,西蓮淨苑舉辦「淨土永續 菩薩勇健--智諭老和尚百歲冥誕暨慧修和尚尼圓寂五周年紀念展」,由惠敏和尚為紀念活動揭開序幕,並發表「念佛三昧」網站,延續老和尚法脈傳承,弘揚淨土法門。

活動吸引眾多信眾熱情參與。與會者品嚐特製「福慧茶」,溫暖的茶湯入喉,回甘淨苑「開山滋味」。現場法喜充滿,洋溢溫馨與懷念的氛圍。

 

百年弘願念佛路歲月流芳法燈在

紀念活動於上午850分在教育中心前廣場拉開序幕。由惠敏和尚引領大眾進行簡短莊嚴的揭幕儀式,陪同蒞臨現場的貴賓、法師及居士代表參觀展覽。

紀念展分成兩個展區,展區一「幽暗竹園見天日,濁穢泥地闢淨土」呈現淨苑宗旨與大事記,除珍貴的老照片及影音資料,還可看到老和尚手稿、開山帳冊、80元印章、慧修和尚尼手寫食譜等典藏文物。展區二「修念佛定,證法界身」展出主題包含護法安僧、修道進德、奉事師長、修念佛定、華開見佛、老和尚與和尚尼年表,可深入了解老和尚與和尚尼生平行誼,體會其悲心願行。

惠敏和尚親自導覽講述「西方榕」故事。從開山時的小榕樹,伴隨淨苑一同成長。2023年榕樹感染炭皮菌,須移植至前往後山的邊坡。移植工程不易,但淨苑珍惜眾人與大自然共同成就道場的因緣,以互相尊重的「恭敬心」面對挑戰。而今西方榕與當初草寮興建時就存在的九芎樹相對,猶如淨苑「左右護法」,守護淨苑法脈,生生不息。
 

冥心妙契極樂境祝願清淨花常開

紀念活動另一重點為「念佛三昧」網站發表,回顧智諭老和尚「念佛三昧唯心與自性」核心理念。系統呈現老和尚講授的「念佛三昧」課程,強調「西方極樂世界的法界,在一念當中」。

內容集結老和尚手稿、心智圖、法音及電子書等,並收錄經典開示《念佛三昧嘉言集》。鼓勵信眾每日抄寫嘉言語錄三分鐘,逐漸培養淨念相繼的習慣,達成「信願深植,三昧成就」的修行目標。

於老和尚百歲冥誕當日推出「念佛三昧」網站,不僅是對老和尚的深切緬懷,也是為大眾提供寶貴的修行資源。藉由數位化資訊,信眾可隨時隨地透過多媒體形式學習念佛法門,以一念清淨心成就極樂世界。


無人無法明自性念佛三昧證法界

發表會後舉辦小型音樂會,由西蓮合唱團獻唱「無人無法般若游」、「五分法身緬懷歌」等曲目。其中「五分法身緬懷歌」為惠敏和尚作詞,以「戒、定、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」五分法身緬懷老和尚,感念老和尚法乳深恩。信眾返家前領取《念佛三昧嘉言集》抄寫本及菩提錦囊,延續修行法緣。

本次紀念活動,回顧老和尚及和尚尼一生的弘法貢獻,將念佛三昧精神永久流傳,期能將此念佛法門廣傳十方,啟發信眾在生活中實踐念佛三昧,達到「修念佛定,證法界身」,共同邁向與老和尚的西方清淨平等佛土之旅。

智諭老和尚百歲冥誕
念佛三昧網站
念佛三昧網站
智諭老和尚百歲冥誕
福慧茶
智諭老和尚百歲冥誕
展區介紹
智諭老和尚百歲冥誕
西方榕
智諭老和尚百歲冥誕
音樂會

法雨潤群生-29.老和尚開的靈丹妙藥--好好念佛

法雨潤群生-22.至誠念佛 自性彌陀

至誠念佛 自性彌陀

桃園講堂蔡培煌(淨晟)

 淨苑去年舉辦「感恩五十迎向一百」紀念活動,今年也有「趣佛菩提」修學,四眾弟子緬懷老和尚,發揚「法燈傳無盡」的道風。非常感恩老和尚、慧修和尚尼與住持和尚,栽培了三株幼苗--僧眾、念佛會學長以及講堂蓮友,以紹隆三寶,續佛慧命。

老和尚示現以菩薩乘願再來,以無緣大慈、同體大悲的心懷,與眾生蓮友結法緣。不畏生死而入生死,晚年受病魔干擾,親身顯示「身受心不受」的典範。引喻說明,就好像偉大的母親,讓人至誠讚嘆。母親產房產子,會因痛極而吼叫;但經過幾小時休息,護理師將小嬰兒交到她的懷抱裡,馬上露出滿足的笑容,將幾小時前的痛吼忘了,充分表現母愛「身受心不受」的自然本懷。

我們面臨四大色身的衰老、病痛,需體會自然的生滅應對。「四大色身」交給醫師,「心」則需思惟。每次來講堂共修,禮敬諸佛時,與佛相應,體悟有一個不受因緣生滅,恆常不生不滅的自性清淨心,它是無量光、無量壽,就是真如本心,也是自性阿彌陀佛,是心是佛、是佛是心。

心有無礙的本質,「一心」從本體和相用上看,蘊含兩個方面──真如門和因緣生滅門。以鏡子做比擬,沒有因緣來照時,它湛然不動(真如本性),當因緣來時就會起妙用,我們去執著妙用的因緣生滅,而起種種煩惱,忘掉真如清淨本心,恆處憎愛二心。

古德云:「無不從此法界流,無不還歸此法界」老和尚引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偈語:「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,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」自體法界都是唯心造的。心清淨則不造,不造就得無上佛道[1]。覺林菩薩偈云:若人知心行,普照諸世間,是人則見佛,了佛真實性。心不住於身,身不住於心,而能作佛事,自在未曾有。」

老和尚說,智者求心不求佛,愚者求佛不求心。勉勵蓮友、學長體會《金剛經》經文: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。」老和尚教導我們,不變隨緣,隨緣不變,分別一切法,不作分別想。不論好的環境或壞的環境來,念佛心不變,以不變的念佛心,可以應一切因緣。面對人、事、物,「面對它、接受它、處理它、放下它」,一切隨緣沒煩惱,只要心豁達,信心就越高,煩惱就越少。

《諸法無行經》有一偈誦可供大家思惟 :「凡夫畏佛法,故去佛甚遠。若不疑空法,空法即菩提。一切有為法,即是無為法。是念不可得,無念即無為。」老和尚說:「至誠心念佛,自性彌陀。」至誠心,就如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》云 :「如母憶子,子若憶母,不相違遠,若眾生心,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,去佛不遠,不假方便,自得心開,如染香人,身有香氣,此則名曰:香光莊嚴。」

在「趣佛菩提」修學中,法師以一譬喻說明。母親與小孩參觀展覽會場,無意中與小孩失散了,在慌張中小孩大聲呼叫媽媽聲音,就會透過心心相映,傳遞到媽媽耳根,雖然不一定真實聽到,但心的連結就是契心,在透過服務臺的廣播協助,很快就能母子相會。

淨苑每年的佛一、佛七,都以老和尚「萬緣放下,關閉六根、精進念佛、剋期取證」,勉勵蓮友。末學也嘗試放下平時的事緣,關閉科技通訊,薰習如臨終時契入萬緣放下,直入西方極樂世界淨土。

老和尚教導蓮友,不得雜亂,慢慢的修,就可得定心,定於阿彌陀佛聖號。這過程有漸次:初得定心,煩惱起時,心要想起念佛,煩惱就會伏下。再進一步,自己需主動觀察,起觀照、起念佛,心的煩惱就可伏下,久久用功,心就不易被環境所影響而能隨順。而後再進一步,遇到惡境時用「忍」來順應,就可得定了。面對三毒,貪、瞋、癡的引誘也需以「忍」面對,天天薰習。到臨命終時,自然可以忍住種種的病痛,心不狂亂,而能正念念佛,才能往生淨土。

老和尚提醒我們,佛祖有的,眾生也有,佛祖沒有的,眾生卻有。釋尊說:「心、佛、眾生,三無差別」,眾生需少用意識緣影心,常轉念刻意練習回歸清淨自性本心。因它是無價珍寶,是眾生本俱有的摩尼寶珠。古人道:「清珠投於濁水,濁水不得不清。佛號投於亂心,亂心不得不佛。」

老和尚引蕅益大師《彌陀要解》勉勵蓮友,以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啟正信,以正信來啟發正願發菩提心,以持名念佛導入正行,「信願行」三資糧契入,「彌陀教我念彌陀,口念彌陀聽彌陀,彌陀彌陀直念去,原來彌陀念彌陀。」

祈願在西蓮淨苑大法船,引領末學與諸位學長、蓮友,如迴向偈:「若有見聞者,悉發菩提心 ,盡此一報身[2],同生極樂國。」感恩!阿彌陀佛!

[1]《側聞散記》pp.74-75

[2]指最後的一身

法雨潤群生-29.老和尚開的靈丹妙藥--好好念佛

法雨潤群生-21.人生最殊勝的緣起—我走到西蓮淨苑

人生最殊勝的緣起—我走到西蓮淨苑

樹林講堂林建義(法健)

覺海虛空起 娑婆業浪流

若人尋歸路 極樂有歸舟

這是三時繫念開頭的文,也是我最想分享給大家我在西蓮淨苑得到的第一個寶。

八十年代是佛法興盛的時期,在一次佛法講座中聽到慧律法師說:「我所說的二諦法,只有西蓮淨苑的弟子才聽得懂。」我雖不覺,但有了第一因。

爾後 我竟然在一家素食館 ,猛然看到一張手寫A4大小很舊的海報,西蓮講堂 佛學講座 講題:阿彌陀經。

我最殊勝的因緣起,我走進了西蓮淨苑樹林講堂。

那時講堂人丁眾多,平均年齡大約40幾歲,常常在法熙學長帶領下,四處護持佛教大型活動、佛法講座、路祭、朝山、助念、供養單居法師,探視獨居老人,甚至還蓋過簡易房屋,也在樹林地區成立一家佛教圖書館,同時成立了助念會與共修處,我也參與其中。這樣子的熱心活動,還被當時講堂時任堂主的慧聞法師,提醒我們的作為是放煙火式的修行。

往後的運作上,與講堂多有掣肘。經講堂法師協調無方之下,建請 師父(老和尚)出面協調指導。

依稀記得我們好像請問師父幾個問題:

一、居士學佛依止何處?

二、居士成立圖書館,要注意的事項。

三、佛教圖書版權的問題、可以助印嗎?(那時我們認為版權是個惡法)

四、另組助念會,可能影響到講堂的運作。

師父開示:

居士學佛,要依止三寶道場。

成立圖書館,要有能力分辨正法。

版權是涉及法律問題,我是你們的師父,不能教你們違法的事情。

如果兄弟分家,你們認為如何?

我第一次看到師父(老和尚)處理問題的方式,我們得到很大的啟示。後來,大家各有解讀,但,我選擇待在講堂。

那時,慧信學長邀約上淨苑,聽師父講解《楞嚴經》。師父(老和尚)鄉音很重,我只能坐在後面,聽慧觀法師的台語翻譯。

我實在聽不懂 真諦、俗諦、第一義諦,但我很感動師父為法忘驅的精神。師父身體不好,需由人攙扶才能上二樓講堂,有時甚至只能講二三句。

回想至此,深感自身業障深重,怎麼會此時才走到這裡。

那時,上淨苑護持,工作完成後,都會去蓮鄉聽師父(老和尚)開示,居士其實問不出太深的道理,大都講一些自身苦難事。

師父手掐珠念佛,微笑的看著大家。跟著大家笑,跟著感動流淚。

師父自身病痛,仍微笑念佛。對眾生的苦難,感同身受。

溫暖的舉動,我非常享受這道光照著的感覺,這是一種恩澤。

幾十年來,我來講堂,其實是來充電的,因為這裡有師父的影子。

遇境困頓時,我會想到師父的緣起法:因為能緣起,所以是空性的;因為空性,所以會隨緣起一切法,天底下沒有任何不會改變的。

遇憂悲愁苦,我會想到師父的歡喜念佛,溫暖的看待一切。

三寶常住,眾生安頓。

居士學佛,要依止正法道場,親近善知識。

成佛之道,要常隨佛學,必須往生西方極樂淨土,此國土有佛今現在說法。

今懷師恩,回首看有點繁華落盡、歸於平淡的學佛路,感恩ㄧ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