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終供佛托缽普濟

年終供佛托缽普濟本為西蓮講堂居士們,在歲末之際表達感恩本苑法師帶領修行之意。當天 10:40 舉辦僧眾托缽,俾令居士藉由此儀式生起對三寶的信敬心,並將托缽所得供養三寶及慈善公益。

本苑自民國1986年起,依序成立三峽講堂、板橋講堂、樹林講堂、土城講堂及桃園講堂。1996年之前,五個講堂在歲末皆各自舉行供佛及幹部交接活動,五位堂主交相奔走護持,陪同法師亦深感疲憊。

1996年9月,惠義法師擔任弘法組長,該年歲末即調整運作方式,舉辦五個講堂聯合供佛齋僧及托缽活動,令講堂年終供佛更具實質意義,並能解決講堂歲末活動過多之弊端。依淨苑「大事記要」所記載,1996年農曆12月11日,五個講堂聯合供佛、齋僧,老和尚帶領大眾法師依序托缽,場面莊嚴,居士們極為歡喜,下午一點於新大殿進行講堂幹部交接(後幹部交接改為上午9:00)。

1999年921大地震事件,年終舉辦義賣及拍賣活動,僧眾托缽及一切活動所得,用以資助921大地震災區所需。

2004年底南亞大地震引發海嘯,傷亡生靈及財物損失慘重,為令四眾弟子修習布施之功德,淨苑發起各講堂居士隨緣賑災活動。

2010年起,將年終供佛齋僧活動,更名為年終供佛普濟活動。

2018年終托缽所得,將原訂冬令救濟之名義調整為慈善公益,俾令四眾之供養更深廣並含賅護持教育之終極精神。

1996.農12.11年終供佛

1996.農12.11智諭老和尚帶領僧眾托缽

1996.農12.11幹部交接

1996.農12.11幹部交接

1996.農12.11幹部交接

1996.農12.11幹部交接

托缽緣起與意義

一、托缽的緣起

托缽行腳源自 2500 多年前的印度佛教傳統,當時釋迦牟尼佛成就佛道後,跟隨他修行的弟子很多,但是佛陀和他的弟子們始終實踐著「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」的生活,所以他們居無定所,到處行腳,乞食度日。而缽是梵語,中文的意思叫「應量器」,就是乞食的時候盛放食物用的器皿。當時佛陀為了去除弟子們對金錢財物的貪執,所以規定只許乞取食物,以資身命,不許蓄積金銀財物。
出家人托缽意義何在?這是佛制之乞食法門,日中一食,充饑之法,正意味佛法不離世間覺的寫照,修行不得脫離五欲六塵,而面對塵欲以鍊心、修心、證心之功,以達心境自在為趣向。

佛世時,比丘們身披袈裟,手持著缽,四處乞食遊化,只有在雨季裡,才回到精舍或固定的一處結夏安居,此時不再出外托缽。對僧人而言,「乞食」蘊涵著深遠的意義── 一方面是降伏憍慢,不貪美味,毫無選擇,專心修道;另一方面則是藉著乞食因緣與居士接觸,給予布施種福田、聞法的機會。所以,乞食是僧人的正命,墾土掘地、種植蔬果以致傷害生命,這是原始佛教所不許的。

至今,南傳佛教國家(包括斯里蘭卡、緬甸、泰國等)都遵循托缽這種源自于佛教教主釋迦牟尼在世時的這一舊制。佛制托缽其本意深廣,能令比丘、比丘尼法師們破除我相我執。念念不忘修行,是自利的功夫;又能處處不忘與眾生廣結善緣,以修利他之德。修行在人間,成佛在人間。道在生活行住坐臥之中,生活行住坐臥即是道的真諦。

 

二、願持一缽冷泉水,洗盡人間熱惱心

托缽,指出家僧以手持缽,乞求布施。佛陀制定托缽,令出家眾不得從事生計營業,亦不可蓄存財富物資;惟以延續色身、長養慧命之故,出家眾為資養色身及令眾生種福田而乞食,其意義有二:
(一)自利,為杜絕俗事,方便修道。
(二)利他,為福利世人,給予眾生種福田的機會。乞食為出家僧眾清淨之正命,乞食時以維持生命為限,心不貪著,故得食時不喜,不得亦不憂,唯以除舊疾,養氣力為要。

所以,供養出家僧眾,能以恭敬供養之心而得「業消智朗」,猶如久旱逢甘霖冷泉,洗盡眾生之熱惱。實在是佛教慈悲平等,普令眾生修福之功。

三、托缽的啟示

托缽能夠培養道行、圓滿人格。此一行持帶給眾生的感動是恆常的,就如春風細雨可以庇祐我們的成長,秋霜冬雪可以成就我們的未來。

所以,我們在布施供養的時候,應該平等、恭敬、歡喜。布施的最高境界,要能三輪體空──沒有布施的我,沒有受施的人,沒有所施的物,我、你和所施的物,都能不著相,這才是真正的無相布施。所謂「空心不空境,空境不空心,心境兩俱空,心境俱不空」。
因此,說到布施,相同的布施若因錢財用法不同,對方接受的心態不一樣,而我布施的出發心也高低有別,如此功德就有勝劣之分了。所以,《六祖壇經》有言:有相布施「實無功德」,因為有為法的功德是可多可少的,唯有我們本體的功德自性才是不增不減,無多無少,這是學佛者應有的認識。

2011年終供佛普濟

2017年終供佛普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