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佛誕暨母親節園遊會
五月是紀念佛陀誕生的殊勝節日,也是提醒我們不忘佛陀慈悲願行與父母養育深恩的重要時刻。西蓮淨苑將於2025年5月4日(星期日)上午8時30分,舉辦「佛誕暨母親節園遊會」,誠摯邀請您闔家蒞臨,一同清淨身心,感恩修福。
本次活動內容豐富,包含莊嚴隆重的普佛讚佛與浴佛祈福儀式,佛陀成道故事劇場、沐恩浴佛茶DIY、影像獵人「淨苑妙相」兒童攝影比賽與大眾圖文徵集,以及「羅馬砲」與「乒乓漂流記」童軍闖關、「蛇篋奇旅」故事導讀與桌遊體驗、「吉祥話小龍」動畫導覽等精彩活動。來賓參加活動可集點兌換美食,共餐法味,滋養身心。
歡迎闔家蒞臨,透過念佛、浴佛與各項趣味活動,沐浴如來恩光,感受佛陀的智慧與慈悲,並將對佛恩、親恩與大地恩的感念,化為實際行動,共度一個充滿法喜與感恩的佛誕日與母親節。

惠敏和尚 2025浴佛開示
2025/05/04
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會為某個角色慶祝生日、節日,例如各國文化中有共同慶祝的「母親節」、「父親節」等節日。這是因為我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非常親近。父母是我們生命中最親近的緣分,對父母自然生起關懷與感恩之情,也是構成家庭和樂安穩的重要基礎。
然而,比較不容易做到的,是跨越親情的界線,向外拓展,進一步關心周遭的環境、社區大眾,乃至整體社會,展現同等的慈悲關懷。中國有一句話說:「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。」這句話反映出人性中某一部分的自私與分別心,容易將關懷與付出侷限在自己相關或親近的人事物上,界線之外,甚至可能產生對立與衝突。
我們常以「我」為中心——我的身體、我的心、我的家庭、我的財物、我的生命……自然會優先照顧自己與親近的人,但要將這份關懷擴展至他人、至社會,甚至至所有眾生,就不那麼容易了。這種分別與執著,因種族、國界、宗教、文化的差異,可能引發衝突、對立、歧視,乃至戰爭。
佛陀所處的時代亦是如此,大國與小國之間的戰爭頻繁。佛陀身為王子,深知即便治理好一個國家,所帶來的也僅是一部分的安樂。因此他捨棄王位,出家修行,尋求讓一切眾生皆能離苦得樂的解脫之道,使眾生脫離生、老、病、死,愛別離、怨憎會、求不得等種種苦。
現今世界同樣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挑戰,如氣候變遷、環境汙染等,都需要人類共同智慧面對這些課題。根據科學研究,地球已有約38億年的生命歷史,而我們人類所處所見,只是整體演化長河中的短暫片段。曾存在於地球上的物種,有99%已然消失,如今存活的只是極小的1%。
我們與所有眾生——無論大小、強弱,是動物或植物——都是生命共同體的一員。沒有任何一種生命可以獨立存在,眾生相互依存、共生共榮。這個世界是一個重重無盡的因陀羅網,因緣和合而生,因緣散盡而滅。若我們能體會一切法皆是因緣生滅,便能如理如實地隨順因緣而行。
佛陀又被稱為「如來」,有「善逝」(Sugata)的意思,意即如理如實,隨順因緣生滅來去,好好地走、好好地來。
今日藉著佛誕日浴佛的因緣,我們清淨身心,觀照自己。我們生活中時時與「水」結緣:從起床洗臉刷牙、洗菜煮食,到洗碗、洗澡淨身,水是維繫生命與健康不可或缺的元素。水能清淨身體,而我們身上也有許多微生物與病菌,若是過度繁殖,會引發身體內部的「戰爭」。唯有透過日常清洗清淨,我們才能與這些微生物和平共處,維持共生與健康的平衡。
例如刷牙,是為了防止口腔細菌過度滋生,引起牙周病。同樣地,我們的內心也需要時時清洗,洗去無明、貪瞋癡等煩惱。正如生活環境無法完全無菌,內心也難免生起煩惱。所謂「不怕煩惱起,只怕覺悟遲」,若長期讓煩惱塵垢堆積,而不加以清洗,就會越積越厚,難以清除,內心也可能變得習慣、不以為意。
今日我們浴佛,盥沐如來,也是在盥沐我們的內心。佛法告訴我們,眾生皆具佛性,眾生皆有成佛的可能。藉由浴佛,讓我們提醒自己清淨自性,以智慧、清淨心及正能量來莊嚴自心。不僅在今日,在明天後天及未來的每一天,能夠天天像佛誕節一樣,每天不忘身心清淨。倘若不小心忘記了,明年佛誕日再相聚時,彼此再提醒、再學習,共同成長。




【讚佛儀典】
普佛禮讚|大雄寶殿|8:30–9:00
以讚佛禮敬之心,啟動感恩殊勝的一日。
浴佛儀式|大雄寶殿 9:00–9:40|展覽室外天橋 9:00–13:00
浴佛一勺水,清淨一念心。感念佛恩,洗滌塵垢,祈願清淨與平安。
供佛大典|大雄寶殿|10:10–10:30
香花鮮果,禮敬供養十方諸佛。一念至誠,修福培慧。
普佛讚佛與浴佛祈福
園遊會由普佛禮讚揭開序幕,百餘來賓齊聚大殿,恭誦《般若心經》與《讚佛偈》,梵音繚繞,法喜充滿。惠敏和尚慈悲開示後,眾人依序浴佛祈福,禮讚佛陀,洗滌內心煩惱。88歲的心健老菩薩由女兒陪伴,虔誠浴佛,感恩淨苑三十多年來的陪伴。板橋講堂的法苑學長幾乎全家出席,心容與法引學長賢伉儷也帶領兒孫參加,闔家親近三寶,倍感溫馨。此外,數位初次來訪的獎學金受獎學生亦參與其中,對莊嚴寧靜的浴佛儀典留下深刻印象。
西蓮教育基金會獎學金頒獎典禮
惠敏和尚分享獎學金創辦初心,期盼讓更多年輕學子感受佛法慈悲與智慧的溫度,成為未來社會的良善力量。大成國小陳校長代表該校學生領獎,感恩基金會長期支持偏鄉教育,勉勵眾學子未來能手心向下,有所貢獻。來賓陳如原醫師感性分享41年前獲獎經驗,盼學生將來回饋社會,延續此份關懷。今年受獎學生中有23位出席,許多來賓首次造訪,藉由頒獎典禮的因緣,認識淨苑,參與浴佛祈福,共襄盛會。



【特色活動】
沐恩浴佛茶|外寮|9:00–12:00(每場25分鐘/現場預約)
淨苑廣受好評的手作「沐恩浴佛茶」今年再次暖心回歸!來賓可親手調製香草茶包,活動結束後更可帶回與家人共享,共品自然的芬芳與療癒的溫馨時光。
沐恩浴佛茶
今年「沐恩浴佛茶」於外寮舉行,在景觀組巧手布置下,空間典雅富懷舊氣息。小卓老師以國台語雙聲道引導,帶領來賓體驗DIY香草茶樂趣。香草茶配方包含洛神、艾草、油菊等,部分為淨苑自種。調茶過程中,眾人正念感受葉片觸感與香氣,寄託對父母師長及生命貴人的祝福與感恩。由黃醫師所帶領的正德食堂來賓首次到訪,紛紛讚賞活動用心,感受到茶香中的甘甜心意。



佛陀成道故事劇場—放下與悟道|蓮風樓|9:30–11:25(每場25分鐘/9:20現場預約)
以紙芝居劇場形式演繹佛陀悟道歷程。從戲劇中學習放下煩惱、安住身心、開啟智慧。
吉祥話小龍動畫導覽|文殊室|9:10–11:40(每場30分鐘/預約登記)
觀賞動畫,聆聽《如篋毒蛇》故事,學習面對恐懼與煩惱,啟發勇氣與感恩,點亮向善心燈。
佛陀成道故事劇場——放下與悟道
邱鈺鈞老師帶領的故事劇場場場滿座,小朋友一入場即收驚喜禮物,氣氛熱絡。開場以鈴鼓聲帶動暖身律動,引導專注覺察與自然互動。接續講述佛陀成道歷程,化身佛陀、龍王、魔女等角色參與紙芝居劇場形式演出,學習佛陀如何放下權勢、誘惑與恐懼,最終證得無上菩提。博雅學園的王芝家同學分享:「跟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,這樣的學習方式非常有趣!」
「吉祥話小龍」動畫導覽
導覽組精心準備,陪同來賓觀賞淨苑製作的蛇年法語動畫《吉祥話小龍》。影片以生動畫面與淺顯對話,傳遞佛法智慧。小朋友專注觀賞,問答踴躍,氣氛熱烈。現場來賓驚喜發現淨苑已連續兩年製作法語動畫,表示值得推廣。秀慧學長特為正德食堂來賓加開導覽,解說深入淺出,多位老菩薩聆聽後分享體悟。活動讓佛法以溫暖親切方式走入人心,展現弘法創新與多元媒材運用。



影像獵人_攝影比賽及徵件|淨苑妙相|知客室|9:00–12:30
兒童攝影比賽與大眾圖文徵集,以恭敬感恩之心,捕捉動人時刻,分享淨苑之妙與感動。
♦ 注意事項:
- 參賽作品版權歸參賽者所有,但主辦單位擁有免費使用權(如展覽、宣傳等用途),但不作商業用途。
- 若作品假手於他人,或涉及抄襲或侵犯他人權益,參賽者需自行承擔法律責任,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參賽資格。
- 主辦單位保留活動辦法與獎項更動之權利,若有變更將另行通知。
博雅學園「影像獵人」
「影像獵人」以攝影與文字記錄淨苑妙相,呈現恭敬與感恩之美。有來賓拍攝到五色鳥佇立枝頭的畫面,展現淨苑豐富的自然生態。兒童攝影比賽中,小朋友穿梭各區,專注捕捉動人瞬間。大眾圖文徵集吸引來賓熱情投稿,闖關學長有三代同堂的全家福,也有笑容燦爛的銀髮族長者,作品散發著歡欣與法喜。志工們全程耐心協助來賓投稿,眾人臉上露出由衷喜悅的笑容,將淨苑之「妙」深刻地傳遞出去。


兒童攝影比賽得獎名單
兒童攝影比賽 活動簡章
兒童攝影比賽報名 連結
淨苑妙相_相片與小故事徵集活動



童軍體驗區|第二停車場|9:00–13:00
挑戰羅馬砲與乒乓漂流記,動手實作、培養自信與面對困難的能力。
蛇篋奇旅故事導讀|斜坡展板區|9:00–11:30
跟隨小旭踏上四蛇試煉之旅,挑戰互動問答,融合健康五戒,啟發生活智慧。
蛇篋奇旅桌遊|壹波堂|9:15–11:45(每場15分鐘/可預約)
博雅學林與 AI 協作設計,融合佛法四大與健康五戒,寓教於樂的桌遊體驗。
蓮族童軍團
蓮族童軍團設計兩項創意闖關:「羅馬砲」訓練觀察與策略、「乒乓漂流記」鍛鍊呼吸節奏與協調。活動融合科學與創意,寓教於樂。三峽胡小姐一家首次踏入淨苑,參與完浴佛即投入闖關,小朋友順利通過關卡後興奮展示獎品,稱讚活動好玩又溫馨。活動期間人潮不斷,現場笑聲連連。童軍團以熱情與活力帶動互動氣氛,展現青年團隊精神,深獲好評。


蛇篋奇旅故事導讀與桌遊
博雅學林結合AI與佛法推出《蛇篋奇旅》桌遊,融入四大智慧、五戒與身心覺察。導覽志工首先說明故事背景,帶領來賓走入主角小旭的修行旅程,體悟穩定、變化、熱情與節奏之道。接著於壹波堂展開桌遊挑戰,博雅學林少年志工從遊戲構思到桌遊主持全程參與,即使課後仍積極投入,更邀家長一同共襄盛舉。遊戲中有小來賓對桌遊法寶卡愛不釋手,老菩薩也輕鬆加入互動,氣氛溫馨又富教育意義。



【美食滋養】
地點:第一停車場|時間:10:40–13:00
精選在地食材,調製低碳蔬食佳餚。請自備餐具,共同行願護生、實踐環保。持點數至美食攤位兌換,提供大小份選擇,惜福不浪費,讓福田廣植於心,法味潤養於行。
※ 為保證體驗品質,部分活動採預約登記並設有人數限制,敬請見諒。


美食滋養
香積組火力全開,清晨即由心薌學長供應咖啡,提振志工精神。午齋準備三十餘道素食料理,菜色豐富,色香味俱全,並備有大小份量選擇,避免浪費。紅豆餅、豆花、仙草等人氣美食吸引人潮,酵素醋清涼解暑,廣受歡迎。第一停車場設置帳篷座位,教育中心四樓安排法師與志工用餐區,提供舒適空間。推廣自備餐具減塑理念,讓惜福與感恩落實於生活中。

西蓮淨苑「2025佛誕暨母親節園遊會」鼓勵自備環保杯、餐具及購物袋。凡自備環保餐具,可獲點數獎勵!鼓勵按需取餐,響應減塑與無剩食運動。一念感恩,成就福德;一行護生,具足慈悲。同心珍重大地母親,廣植清淨善業。
「藉由慶祝佛誕節,浴佛念佛,提醒我們看一切眾生皆是佛,皆是菩薩,不要輕慢。所有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,每個地方也都有產生偉大修行的可能。」——惠敏和尚 2024年佛誕開示
【活動地點】
西蓮淨苑,新北市三峽區溪東路211巷31弄11號
活動當日安排接駁車
交通訊息
(一)浴佛緣起
「斯里蘭卡、緬甸、泰國等南傳佛教國家,認為佛陀降生、成道、涅槃皆在陽曆五月(衛塞月)月圓日,故此三個節日之匯集節慶,即稱「衛塞節」(vesakha-puja)。例如﹕斯里蘭卡即以此節為最大之慶典,人民往佛寺禮敬、供養三寶,並持戒聽法;政府亦禁止殺生、賣酒、釋放囚犯;僧人則日夜說法,及念誦守護經以消災祈福。
我國自唐至宋初,一般多以二月八日為佛誕,後改採四月八日。據《後漢書》卷103「陶謙傳」載,漢獻帝時,笮融每於佛誕日浴佛(灌佛)之後,即設飲食以供養之。」(錄自惠敏和尚〈佛教的禮儀、儀制與儀式〉)
又《普曜經》載,悉達多太子降誕人間,九龍以香水浴聖尊。故佛弟子於佛誕日「浴佛」以為紀念。
(二)浴佛功德
《浴佛功德經》:「由作如是浴佛像故,能令汝等人天大眾,現受富樂無病延年,於所願求無不遂意,親友眷屬悉皆安隱,長辭八難永出苦源,不受女身速成正覺。」

(三)活動剪影
2005年浴佛法會

(四)歷年活動
2024 佛誕暨母親節 共慶園遊會
5月是個充滿慈愍與感恩的月份,為了禮讚佛誕與感謝親恩,西蓮淨苑於5月11日(週六)與5月15日(週三)兩日,舉辦「佛誕暨母親節共慶園遊會」系列活動。
透過導覽、浴佛祈福、佛陀誕生故事劇場、DIY手作花草茶包、拈花微笑、飲食教育體驗、美食園遊會等有趣活動,與您一起懷恩祝福,共慶佳節。
誠摯邀請您前來親子同樂,沐浴在如來恩光下,念佛報恩,體驗不同流俗的母親節。
禮讚佛誕浴佛念佛
2023年惠敏和尚開示浴佛意義
阿彌陀佛!諸位蓮友,在二千六百多年前,在印度,釋迦牟尼佛誕生了。
我們禮讚佛陀的誕生,浴佛念佛,其實也讓我們回憶釋迦牟尼佛的誕生,對人類的意義,對眾生的意義。
他當時在母親回娘家的半路,藍毘尼園誕生。雖然過著榮華富貴的王宮生活,但是幼年就對眾生的苦難有很深的感觸。
十多歲在農耕季,每年父王在春天,由王族帶領,示範做農作物的開始,他就觀察到弱肉強食。在微小的生物,需要以其他更小的生物作為食物;再大一點的鳥,來吃蟲;大鳥又再吃小鳥。所以他在思維,眾生彼此之間,為了生存,為了生活,種種的困境。因此就禪修禪定,這種苦難的解決之道。
成年之後,成家之後,還是思維眾生老病死的問題。知道曉得有所謂出家修行,這種生活方式。因此毅然決然踰城,也就是從王宮逃離,走向出家之道。
因此我們說,在佛誕日,我們禮敬諸佛、稱歎如來,也就是禮讚佛誕,我們浴佛念佛。浴佛,慶祝佛陀的誕生;念佛,緬懷佛陀的一生事蹟。
他體悟到眾生跟佛,從心地來說,都是不同的緣起法。眾生對於生命之間,大小、強弱,有很強的分別心。我大、我強,我就可以吃掉你。但是,眾生從不同的角度,可能有不同的緣起,強弱大小,但是強弱大小都是無常啊!你也不可能永遠強,你也不可能永遠都是弱小。因為弱小的,組合起來,很多很多的螞蟻,哇!螞蟻雄兵。這個病毒再怎麼小,它繁殖力很強,也造成我們人類很大的傷亡啊!所以,大小要從什麼角度、從什麼緣起來看?
因此,從所有眾生的心性,心性有覺知性、有感知性,我們觀察這些緣起,就能夠知道緣起,其實是平等。
因此我們浴佛念佛,其實是體會心、佛、眾生緣起平等。
佛一生,八十多歲入涅槃,也經過將近四十年的教化。雖然建立了僧團,可以一代一代的延傳下去,緣起的法則。所以我們如是的觀察,可以知道佛的誕生跟佛的涅槃,其實是不二。經常做如是的觀察,生滅不二。
因此在今年的佛誕節,我們禮讚佛誕,浴佛念佛,了解心、佛、眾生緣起平等,經常這麼觀察,了解生滅不二。
同時出生的太子,我們不能小看他,雖然很弱小,但是適當的因緣、成佛的因緣,就可以發揮很大的救度眾生的力量。一樣的,我們觀察我們的初心,一念之心,很微弱的心,就好像佛陀誕生出來一樣,很微弱,但是這個初發心,這個很微弱的心,有可能善加長養,就變成佛心了,菩提心了。但是沒有去注意,沒有去觀察、調整、修行,就很容易隨業流轉,成為凡夫心。可能造惡很重,地獄、餓鬼、畜生;可能會造善法,有漏的善法,人天。因此,我們禮讚佛誕,浴佛、浴太子,我們也經常浴我們自己內心的初心。再微弱的心,長養它,它就有可能有大成就。
因此,今年的佛誕,以禮讚佛誕,浴佛念佛,心、佛、眾生緣起平等,如是觀察生滅不二。阿彌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