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雨潤群生-37.與胖師叔公 的一段美好因緣

法雨潤群生-37.與胖師叔公 的一段美好因緣

與胖師叔公 的一段美好因緣

樹林講堂 陳美勉(如勉)

民國58年底,三姊在光明寺出家,法號德嚴(慧乘)。59年暑假,阿母將二哥和我安排寄住光明寺。初到光明寺,當時寺裡僅住著老師太和她的兩位在家徒弟——道明、道寬(慧修法師)、達航師公、慧香師父、德嚴(慧乘)法師,再加二哥和我,共8人。

經過一些時日,偶然一天清晨在打掃落葉時,突然瞥見西方殿內(今知客室頂上)竟然有一位出家和尚。後來得知,他就是我們的「智諭師叔公」。

此後,只有早、午齋,師叔公才會到大寮旁唯一的一張飯桌跟大家共餐(當時並沒有另設齋堂);其餘時間,都只見他獨自一人在西方殿,閱經、看書、寫書或毛筆字帖等等,鮮少與人閒聊。

曾有一段時間,達航師公外出籌措道糧經費,我師父(慧香法師)上佛學院。所以,早晚課幾乎都是胖師叔公一人負責。

當時年紀小,在我眼中,胖師叔公體形高大壯碩,寡言,戴黑框眼鏡,但言行舉止溫文儒雅,臉上總是掛著微微笑容,完全不像山東人,予人粗獷大嗓門的刻板印象。他雖然平易近人,卻不失出家人的莊嚴威儀。

那時,晚課後,我們會在寮房外的方桌圍坐,二哥和我寫作業,德嚴(慧乘)法師便研讀課誦本和經文。胖師叔公會常常來巡看,有不懂的,便指導我們。

因為我們完全沒有佛學基礎,也從未聽聞過任何佛法。而三姊德嚴(慧乘)法師呢,識字不多,但非常用功精進。光明寺人少,許多繁雜執事,她都是做中學。執事完畢,一有空閒,便自習課誦本、自學梵唄,尤其特別喜愛拜佛。胖師叔公便教她十小咒,鼓勵她一字一字抄心經和金剛經,並叮囑她須勤作筆記。有錯字時,胖師叔公便耐心幫她訂正;也時不時教我們一些書法的筆觸。

那段日子,胖師叔公簡直就是我們免費的家庭教師。或許是我們年紀太小,根器遲鈍,他從未同我們說過任何佛法、經典,但在他的耳濡目染下,胖師叔公也算是我書法的啟蒙老師唷!

我覺得師叔公也像尋常家庭中的慈祥父親,因為有時晚課後,他會到大寮,教德嚴(慧乘)法師和麵粉,作饅頭、麵條、麵疙瘩、涼麵;又教她泡黃豆,用果汁機打成泥,再用紗布或麵粉袋,扭絞豆汁,煮豆漿。還吩咐德嚴(慧乘)法師,豆渣絕對不能丟棄!把豆渣加麵粉攪拌,竟可煎出美味的豆渣煎餅!豆渣加米煮,又是一鍋別具風味的豆渣粥。還有……太多太多了,真是物盡其用啊!胖師叔公極度惜物,從不浪費一丁點兒食材殘料。

而胖師叔公最愛的,還是饅頭夾辣椒。當時大寮門外側有四畦菜股,分別種不同菜類,其中一畦角落,一定有幾株是胖師叔公手栽的辣椒。不管早、午齋,不論菜餚豐、寡,那青、紅辣椒,絕對是他配飯、麵、饅頭的第一名菜!

民國60年末,過年前,德嚴(慧乘)法師從台中慈善寺受戒回來。有一天,我們準備年終大掃除了。當年的窗戶都是木造,再嵌入玻璃,與紗窗是密合的。無論取下、裝上,都非常困難也費時。那天,我們可是費了大半天功夫,好不容易的一一取下,並擺在一起,然後仔仔細細地清洗乾淨了。可是等到要裝上的時候,才發現出問題了!很多個玻璃窗和紗窗,根本搭不攏,翻來轉向,就是不行!

此時,胖師叔公即時過來協助我們,也花了好長時間才搞定。後來,師叔公才緩言跟我們說:「作事,錯誤是一種經驗。凡事不可急躁,遇到困難,要想正確的方法,才能有效率,又事半功倍。」於是,他便在裝好的窗框邊,用油漆一個個標註:「東左上下」,「西左上下」,依此一一作註記。我們日後便可依此記號,不再混亂了。

雖然我們跟智諭師叔公真正相處的日子並不長(民國60~61年),現在想想,這短短一年中,對我而言,他是亦師亦父。在我們遇到困難時,他總會即時指引我們,學習正確的思維去處理事情。雖然相處的日子裏,他從未跟我們談任何佛法或人生大道理;但平日中,他的懷柔和緩,一舉一動,言行如實,無形中,已深深植入我內心深處。

胖師叔公叫末學「阿里山」,至於為何如此稱呼?老實說,我從未多想,也不在乎,叫就叫唄!但這幾天來,我還是認真仔細思惟了一下,似乎有點體悟了!或許胖師叔公知道我們從小似水般到處流浪,無一歸處,希望至此之後,我可以像山一樣,安住自在不再漂泊。山,能容納各緯度樹種、蟲、鳥,所以,可能希望我的心亦能如山;在人生路上,若遇到不如意的人、事、物,皆能心胸開闊,常思緣起。

一路走來,感恩所遇,更感恩「智諭師叔公」當年教誨:「凡事老實,切莫取巧。」仔細想想:為何當年的胖師叔公不同我們講佛法、談義理?原來,從我們寄住光明寺、與胖師叔公同處共伴的那天起,我們就早已浸潤在佛法當中而不自覺啊!

法雨潤群生-37.與胖師叔公 的一段美好因緣

法雨潤群生-36.「唯心淨土,自性彌陀」與「境由心現,心逐念成」

「唯心淨土,自性彌陀」與「境由心現,心逐念成」

板橋講堂  劉月娥(常智)

今年是智諭老和尚百歲冥誕,為緬懷老和尚的慈悲行持與智慧法語,淨苑舉辦活動,分享受用的老和尚法語。末學才疏學淺,於修學佛法以來,深深感受老和尚的智慧法語,每一句都非常受用,老和尚講真俗二諦、緣起法,我很喜歡研讀老和尚的《念佛三昧》。

智諭老和尚用「據三諦之體,運三觀之用」來解釋「念佛三昧」,心、佛、眾生三無差別是總說三諦之體,往生西方一念圓成是運出三觀之用。念佛三昧中,「唯心淨土,自性彌陀」、「境由心現,心逐念成」,我對這幾句法語,感受頗深。

老和尚說:「自性彌陀佛」,阿彌陀佛是你的自性,叫自性彌陀佛。「唯心淨土,自性彌陀」,在修時叫「是心作佛」,會入本性時叫「我心是佛」。我心作佛,我心是佛,見境即是見自心。

「唯心淨土,自性彌陀」的要領,就是「境由心現,心逐念成」。

「境由心現,心逐念成」,就是心所現的境,都是心追逐著念頭而成,心是體,念是用,借著念阿彌陀佛這句名號,圓淨這一念而成佛。往生西方一念圓成,就是在這一念當中,圓成佛道。

十法界皆一念圓成,皆唯是一心。十法界是唯心所現,唯心所造。一心具十法界,是依心而入法界,例如:菩薩依菩薩的法界而立。心不念佛時,心尚具有其他九法界,如心念畜生,就現畜生的法界。

老和尚說,淨土法門最圓、最頓,你念阿彌陀佛,你就是佛。清淨心除煩惱,至誠心起佛號,心不起境,境不起心,一念不生,般若生,念阿彌陀佛來喚起心中的阿彌陀佛,念心中的佛,見心中的佛,也就是我心中的自性彌陀。阿彌陀佛就在我們的心裏,心生則佛生。

老和尚說,淨土法門自力加佛力,是二力法門,佛力加被,三根普被,利鈍全收,最簡易、最方便、最穩當,是往生西方的捷徑。至誠心起佛號,清淨心念佛,

阿彌陀佛一定會來接引我們。

老和尚的無相智慧,每一句法語,都可以由淺至深,由深至廣,綿延不斷,引導我們開發見地。末學非常感恩、感念老和尚的無上智慧、清淨法語、慈悲與恩德。阿彌陀佛!

法雨潤群生-37.與胖師叔公 的一段美好因緣

法雨潤群生-35.般若與淨土

般若與淨土

板橋講堂  王素月(法心)

因為找到與老和尚合照的相片,意外有機緣報告相關故事。忐忑不安好幾週,非常感謝副班長法緣學長不斷鼓勵、加油打氣,給末學學習機會,講述對老和尚教導修學法身慧命之感恩。

凝望著照片,重拾快遺失的記憶,看著相片裡笑呵呵的老和尚,那時老和尚氣色很好、很紅潤,因為是老師父的壽誕,我們全家向老和尚祝壽,有了一起合照留念的殊勝因緣。

老和尚創立淨苑以來,以培養大眾慧命為最重要使命,用心良苦,苦口婆心教導與帶領四眾弟子,以身作則,堅忍建立「持戒念佛,修學並重」之宗風。

回憶老和尚,闡揚南山律教法,教我們學戒、持戒、弘戒,「律紹南山」;敷演般若正法,教我們依二諦理,會歸一乘,而聞法、如法、說法,「教宗般若」;專念彌陀名號,教導我們「一念不生般若生」,要把佛號念得清楚,聽得清楚,「行在彌陀」。

老和尚說,念佛功夫在制心,心住一聲佛號,「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」,念佛念到心定,清淨心自然圓顯,自然開智慧。老和尚還特別交代,學佛法猶如鑿井,如果東挖西挖、有始無終,永不見水;要是正法同一處挖,有恆心、耐心、毅力,遲早見水。因為我們都是下下下根器,更要有耐心,聽經聞法、共修念佛,浸久就有法味。

我們都是貪瞋癡三毒眾生,需常思惟所學佛法如何應用在日常生活,息滅「貪瞋癡」三毒,轉化為「戒定慧」三無漏學。更需牢牢記住老和尚教導,學戒即是修正自己不良習氣,現在不改不良習氣,正念無法提起,臨命終意識衰弱,將隨習輪迴,忘失正念,障礙往生,那就功虧一簣,可惜念佛一世人!

我們都是有福之眾生,在同一道場共修念佛成長,以法為親,有同樣理念、同樣共識,也要跟祖師大德一樣同一鼻孔出氣呀!喝著西蓮淨苑的法水長大,而廣修福慧,我們都有責任擦亮西蓮淨苑這塊招牌!

最後引用祖師大德開示,我們彼此相互勉勵、加油打氣!

「念佛容易信心難,心口不一總是閑。口念彌陀心散亂,喉嚨喊破也徒然。」

我們念佛人要時時提醒自己,是否念念彌陀入於心,時時觀照內心,是否「常樂柔和忍辱法,安住慈悲喜捨中」。於老和尚百歲冥誕,憶念老和尚的諄諄教誨,並祝福各位學長遠離惡緣,親近善緣,增福增慧,所願皆伴阿彌陀佛!

法雨潤群生-37.與胖師叔公 的一段美好因緣

法雨潤群生-34.老和尚以言教與身教度眾生

老和尚以言教與身教度眾生

板橋講堂  陳麗菊(法節)

我們學佛以後,親近一個道場,這個道場的和尚所教我們的佛法至為重要。當初很多學長會到淨苑,相信都是被老和尚所講的般若法所吸引,想更進一步了解般若義理。

老和尚他的言教在般若義理,以緣起性空為基礎,然後進一步了解真諦、俗諦與空、假、中三諦三觀,這是比較深的法,就像現在講堂共修老和尚的《念佛三昧》。

但是老和尚並不是只有講深的佛法,也有淺白的開示。如果大家看了老和尚的《佛七講話》,就可以了解老和尚從「深」到「淺」的開演。我們平常生活食衣住行忠孝仁愛信義和平,在《佛七講話》裡有諸多佛法應用。

老和尚說日常生活,我們不執著的時候即是佛法,我們如果執著那就是世間法。老和尚講經說法可深可淺,可以開演至很廣很深。老和尚的言教,讓我們悠遊般若海。

再說老和尚的身教。老和尚的種種開示,在日常生活裡常常從「淺」處教導示現,好讓我們了解——那就是不犯十惡業。不犯十惡業,即是持戒,才不受苦果,這就是老和尚的身教。

老和尚一生「教宗般若」、「律紹南山」、「行在彌陀」。前面所講的言教,呈現老和尚「教宗般若」;而他的身教「律紹南山」、「行在彌陀」,就是身、口、意清淨。

老和尚持戒很精嚴。聽從前的老學長說,老和尚平時身體不好,有一段時間他的身體生「皮蛇」,有很多信眾弟子知道老和尚生病了,就去跟老和尚報告各種偏方。老和尚聽後怎麼處理呢?只要偏方牽涉到一點用到酒或蛋,老和尚都不採納。老和尚持戒就是如此精嚴,律紹南山,嚴持淨戒。

老和尚的口,不說是非,只說佛法。最近看老和尚的《和尚道影》,發現我們都不了解老和尚的過去,因為老和尚出家後都不講過去的事情,他說「過去不可得,那已經過去了」,不像我們常常提過去,而且還拿來一翻再翻。老和尚口不說是非只說佛法,他說「聖說法,聖默然」,多念一聲佛,少說一句是非,這就是老和尚的身、口所教導我們的。

老和尚的意業非常清淨,除非居士請法,老和尚說法或上台講經,否則他二六時中都在念佛。

老和尚的身教,仰之彌高,我們時時仰望、學習。但我們卻很懈怠,六根被六塵拖著走,有時候聽經聞法,走出門外,下了電梯,便剩下一半,回到家裡,就只剩1分。所以我常常很慚愧、很懺悔,老和尚以身教言教來教導我們,可是我們卻還在六塵中浮浮沉沉,真是愧對老和尚的教導啊!

法雨潤群生-37.與胖師叔公 的一段美好因緣

法雨潤群生-33.學習將「止」與「觀」應用於日常生活中

學習將「止」與「觀」應用於日常生活中

板橋講堂 陳位臺(心臺) 

我未曾有幸親見過老和尚,也未曾親炙老和尚之法語。民國82年皈依,是因為母親病危之因緣;民國97年到板橋共修,是因為父親往生後,承蒙心雅姑姑帶領講堂蓮友助念,以及完成每個七的法會,抱著好奇的心來板橋講堂,想看看這是什麼團體,怎麼那麼有心能幫素昧平生的人助念?

到了講堂,當時板橋的指導法師是慧運法師,竟要我於指定日期進行心得分享,所以我只好持續訂閱《人間福報》蒐集資料,以利上台報告。記得上台那天風雨交加,分享前也是如坐針氈;而今回首這一切,要感謝老和尚創立的道場、心雅姑姑的緣分及講堂蓮友的協助,成就父母親之往生佛事,也成就我於講堂共修的因緣。

97年到現在的學佛經驗,實在不宜班門弄斧,但為拋磚引玉,於此分享一些心得。

學習老和尚留下的法寶,其中開示「止」、「觀」尤其有感。在我生活或工作中,我常「觀」自己內心之變化,例如要按喇叭之前脾氣會不會上來?與客戶談事情時有無抱持得失心?做事情有無盡力隨緣?因為「觀」自己內心變化,才能用佛法來止息自己的貪、嗔、痴。故云:「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,無非道場,能反觀起處滅處,即是下手功夫。」就如同找到病因才能用藥對治,反覆練習,簡單的事重複做,如法照法師云:「反覆練習,就能養成觀照、覺知、止息。」

又如因緣法,甲醇是有毒溶劑,在適合的溫度及其他物品催化下,也可以反應合成藥品。乙醇被佛陀定為一戒,但也可用於萃取、防腐、製藥、消毒、釀造…..等等。

有一位主持人曾說,佛陀如果生於此時,應該也是偉大化學家。任何事情無有定法,隨著因緣的變化都會改變性質。了解這點,人生苦樂參半本是正常,觀一切法因緣生滅,只要將自己能掌控的因有盡力播種與施肥,其他隨緣來看待成果。

保持學習、觀照,自己是會隨外境之變化引起內心發生漣漪,亦或是能保持波光粼粼、平靜清澈。

老和尚在1986年第四期佛七第五天開示,「智慧雖尊,非行不深。」智慧雖然尊貴,要是不假修行,便不能深入。經云:「雖有多聞,若不修行,與不聞等,如人說食,終不能飽。」個人才疏學淺,秉持「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」,觀照內心,改變自己的習氣著手。

真正的智慧是,不在別人嘴裡淪陷,只在自己內心修行,專注自己的行動,深耕自己的能力,當您達到山頂,外界聲音不過是過往雲煙。就如蘇打綠有一首歌叫〈再遇見〉,歌詞最後說:「想對您傷害我的一切說聲『謝謝』」。

我們只要依教奉行,外境的變化,終將成我們成長的養分。而修行的目的就是借人之智,修善自己;學最好的別人,遇見最好的自己。魯迅先生說:「和優秀的人在一起,您都不好意思吊兒郎當!」這也是來講堂共修的好處,感恩大家!

法雨潤群生-37.與胖師叔公 的一段美好因緣

法雨潤群生-32.念佛法門的殊勝

念佛法門的殊勝

板橋講堂 許秀足(心具)

無論修持任何法門、宗脈,老和尚說:「八宗並重,導歸淨土。」

念佛是最大的善,一句佛號可以斷十惡、修十善,是心是佛、是心作佛。心淨、行淨、佛土淨,淨土法門可以三根普被、利鈍全收,一句佛號當下即是念佛成佛,往生的門票,三資糧具足信願行,每日定課念佛,佛光普照、全家受福,十方三世阿彌陀第一,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,一句佛號一念超十地,念佛三昧是諸法之王,念佛可以斷煩惱、破無名、除妄想、了生死。

我佛慈悲,感謝感恩老和尚用心、血、汗,所說的一切佛法,一句萬德洪名的聖號可以滅八十億劫重罪,念佛心量廣大,週遍法界,一即一切、一切即一,一即無量、無量即一,諸惡莫作、眾善奉行,懺悔業障,轉禍成福,念佛眾生皆可得利益,於此念佛功德可以迴向法界眾生。

懷念老和尚,勿忘老和尚教導我們「念佛法門」的堅定信念,並祝福蓮友菩薩,念佛往生無障礙。佛法是心地法門,也是中道法門,一句佛號可令眾生勤修戒定慧、當下息滅貪瞋癡。感恩三寶,最後以偈頌與大家共勉。阿彌陀佛!

「聖佛憂因人畏果,苦海往返覓真我,忘念回真證菩提,人法兩空入道廓。」

「生死苦海幾時渡、猛然頓覺心自悟,智慧為船行萬里,平心自筏歸鄉路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