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道社、西蓮淨苑與我

中道社 曾祥來(法向)

中道社快六十年了,回想二十幾年前,我當社長那年是三十週年。

腦海中浮現好多影像,中道社的超大型海報——是仙女飛天菩薩吧!出自於法雨、法晏學長之妙手,至今印象仍很鮮明。

大一時,遇到法勇學長(78 級歷史系,28屆社長),談了關於生命、心靈的話題,之後加入中道社,大二擔任聯絡股,這年,很幸運的在中道軒遇到如尚學長,解決我很多疑問,教導我很多修學方法,感謝他,難以言喻。

大三時擔任社長,在社辦中常有開會的景象,法銘、法鴻、法普、法媛、法寧、法嫦、法入,還有法遙、法得……等學長,大家商討著如何辦理修學活動。而一個人的時候,上個香、看看佛經或打坐一下,再不就寫留言簿(不知還在不在?),問候大家或給某人留個話,挺好的。

當時開會商討的內容都是如何把自己培養起來,如何培養人才,如何使課程更清楚地傳逹佛法,讓參加者容易瞭解佛法的好處與奥妙,並且能解決個人生命的疑惑及心靈的安定與寄託,

那時,中道社人丁旺盛,登記為社員的有132人,常參加活動的約四、五十人吧!活動類型有每周例會(即佛學講座),內容多是講一部經或一個主題,大多請西蓮淨苑的法師來校講法。其中小組討論是大家受益最多的時間,聽完法師精闢的講座後,心中的疑問及心得透過小組發表及尋求解答。六七人為一小組,有時會請老學長擔任各組之指導老師,每組都有小組長一人,是重點培養的人才,也同時發掘人才。

另一類型活動是大型講座及展覽,多聘請當時頗具知名度的學佛名人來校演講,如林清玄老師、鄭石岩老師、慧律法師……等,讓一般同學慕名前來聽講並接觸中道社,展覽則是佛教文物展及書展。

最好玩的則是寺院參訪及巡禮,也是最受歡迎的活動,每次都要兩台遊覽車才夠。這類活動,籌備期長而且辦起來很累人,要安排整日活動、團康闖關活動,要有佛法的味道又要好玩,常想破頭,還要安排食宿交通等,很佩服也謝謝當時的伙伴們。

西蓮淨苑大專青年念佛會是中道社培養人才的重鎮,有句話說「只要把學長帶上山來,剩下來的就交給佛菩薩了」,那時在淨苑念佛會每周有例會,周六晚上是學長「佛綱試講」,周日早上師父(上智下諭老和尚)講經及小組時間。記得師父講經時,我幾乎都在昏沈中,是因為不習慣三點半起床或是業障未消吧!聽了約半年才改善。

小組時間由淨苑法師帶領,各學社各分一組,有銘傳、德育、北醫、文化、台大及師大等大學前來參與。師大人數最多,男眾一組,女眾一組,由法師來帶小組,體驗最真最切,親身的經歷與實證經驗分享,可說是很有張力且生動,學長們收獲都很多;更重要的是拉近了法師與同學間的距離,也拉近了學長與佛法的距離。

佛法是那麼真實與自然的在生活、生命中展現,這小組過程,奠定了很多學長學佛的根基,甚而是往後出家為佛門龍象的主因。值得一提的是,我們同屆的學長出家的有法銘(惠謙法師)、法入(如覺法師)、法忍(慧秋法師)、法嫦(覺澄法師)等學長。到了下午,有念佛一支香及一堂講座,然後是晚課,學長們大多在這時告假回學校。

淨苑暑假辦修學會、佛經試講及大專聯合幹訓等活動。沒活動時,也有很多學長住淨苑,就像是自己家一樣。我大三升大四暑假,幾乎都住在這,暮鼓晨鐘,像是半個出家人,這些日子對我影響很大,獨自面對自己,靜靜地一個人,可以思考很多事情:當我們面對生死煩惱時,還有什麼比這更重要而迫切的事呢?斤斤計較為了什麼?又得到什麼?這一生該怎麼過較好?

打坐時,好多壞念頭就像演電影般地一直浮現,很清楚自己累劫以來不知做過多少傷天害理之事,還以為自己是好人呢!感恩師父的大恩大德,感恩三寶加持,使我勉強還可以算個好人。

中道社當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據點:中道軒(在師大路102巷〇號2樓)。我擔任軒主一年多近兩年,每天早上六點有早課,最興盛時,有近三十位學長來做早課。記得我執引磬,也打過地鐘木魚,常被鄰居念,要我們小聲點,所以地鐘木魚都用布包起來,但是還是很大聲。現在想起來,真要好好懺悔並謝謝鄰居們的包容,年輕不懂事,擾人好夢,願他們平安吉祥。

中道軒是如尚學長贊助的,每月的租金、水電等都由學長出資贊助。中道軒除早課外,也是中道社重要的修學及聯誼之處。曾有一段時間,這裡還開伙食團,由學長們共同出資並輪流煮飯菜,一起用餐,很快樂又有趣,後因煮飯時間太長而作罷,忙不過來啦!在這常有聚餐,各國料理都有,印象最深刻的是馬來西亞的某種湯,香甜鹹濃酸很夠味。

中道軒也是學長進階課程的上課地點,每周一次,有排定的學長佛綱試講及佛經研討,幾乎每個當學社幹部的學長都在這講過佛綱,印象中研討過《成佛之道》、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、《小止觀》等經論。研討時,每次由一人負責一段報告後再共同討論,有壓力,同時進步也很快,平常學長們有空都可以在這看書、拜佛、聯誼。

早課的常客有法銘、法普、心一、法鴻、法寧、法入、法嫦、法忍…….等學長,我則是中道軒常住。看大家那麼用功,也不敢太偷懶。印象中,法嫦學長幾乎每天下午都來拜佛,拜大悲懺,一拜就是一、二個小時,我則是躡手躡腳,小心翼翼地,怕干擾到學長,要不乾脆就……要拜大家來拜個夠。

大部份學社中堅人才都是因此園地更成長茁壯,在這裡培養同儕情誼,對學社修學風氣的培育有很大的助益。

回想這一切,心中很多的感恩,感謝諸多學長對我的照顧與提攜;感謝有中道社,帶我進入佛法的奥妙解脫世界;感謝中道社帶我到西蓮淨苑,照亮我累劫來的黑暗,點燃我生命中的一個亮點。

中道社是個人一生中重要的轉捩點:如果沒有中道社,我不會認識法勇、如尚、慧因、慧琦……等學長;如果沒有中道社,我不會有機會到西蓮淨苑,皈依三寶,依止上智下諭和尚為師,認識諸上善人(法師等),聽聞佛法,種諸善根福德因緣;如果沒有中道社,我就不會認識我同修心耕(這輩子最聰明的決定);如果沒有中道社,我的生活就會少了安定與詳和,少了反省與懺悔;如果沒有中道社,我的生活就會多了貪婪、計較、生氣、忿怒、吵架、勾心鬥角;……好多好多的如果。

中道社已近六十歲,希望未來的六十年,中道社仍然能扮演著接引青年學子學佛、培養佛教人才的角色,續佛慧命,傳佛心燈。

祈願中道社社運昌隆,龍象輩出,大家身體健康,祥和自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