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緣念佛,求生極樂
桃園講堂陳美娜(心捷)
第一次踏進西蓮淨苑是在民國83年左右,因為打「佛一」的因緣。初見這個道場就留下深刻的印象,環境清幽、樸實,法師都很親切、慈悲,道風很嚴謹、實修,還有早齋、午齋特別的菜根香,令人回味無窮,從此就與淨苑結下深厚的緣份。
也是在同一年先到桃園講堂共修,那時家庭與工作兩頭忙,尤其是身處三代同堂的大家庭,家庭成員眾多,自己的角色比較多重,受到考驗也比較多。有時形容自己是誤入大家庭這個森林的小白兔,遇到了很多煩惱與磨難。還好有幸得聞佛法,到講堂共修,可以聽經聞法,念佛,參加山上的佛一、佛七及法會。
感謝老和尚創立西蓮淨苑,成立桃園講堂,教育出一個個深入經藏、智慧通達、辯才無礙的法師,對我們眾弟子講經說法,諄諄教誨。淨苑培育的優秀法師,下山到講堂弘法,將老和尚的身教與言教以及佛陀的妙法,表露無遺。啟發了我們的覺性,並將大乘佛法與淨土法門,介紹得非常詳細,讓我們有出離苦海的妙方,有西方極樂阿彌陀佛的歸家之路。
親近淨苑,透過經年累月的共修薰習,讓自己的習氣以及內心的無明煩惱和貪瞋痴三毒,漸漸地減輕與平息。感覺自己心胸開朗了,更能容納許多事,讓我這個誤入大家庭森林的小白兔,逐漸地融入這個森林的生態中,慢慢地讓自己更好,自利而後利他,利益這個大家庭的和諧與安樂。
到了中年階段,面對父母老、病、死的過程。有九年的時間,大部分必須自己勇於承擔、陪伴與照顧。在此過程中,我們兄弟姐妹會有焦慮、恐懼、無助、孤單、困頓、痛苦等等問題,也是透過佛法及佛力加被,讓自己產生力量,困難的事情,都能一一迎刃而解。我非常感恩能陪伴父母一路走來到圓滿,是父母祂們教導了我,生命老、病、死、苦的樣貌,體會人生八苦的刻骨銘心與沒齒難忘。
母親在生命最後三年,念的佛號越來越多,越來越用功,最後在病的因緣下,安然往生,沒有痛苦。而父親的一生,或許是因緣,或許是太健康了,不覺得世間苦,在99歲時,僅念了六千多句的佛號,後來身體虛弱無法再念佛了,只能聽念佛機念佛。最後雖有病的因緣,但在我們至誠懇切地祈求佛力加被下,最終如我們子女所願,在103歲高齡平靜安詳地走完這一生。
回想這一切,如果有一點點的善根或如理或如法,都是得自於老和尚佛法的教誨及恩德,和法師們多年的教導,才能讓我們自受用及他受用,用到親緣眷屬身上,並擴及一切的眾生中,冥冥中受到佛力加被,佛光普照。
老和尚民國61年創立西蓮淨苑,教育僧眾及四眾弟子,成立了五個講堂,弘揚大乘佛法,專修淨土。祂老人家智慧如山,慈悲似海,為法忘軀,度眾第一,寫下好多著作、好多法寶,留給我們珍貴的寶藏。閱讀老和尚所撰寫的法寶,真的可以體會老和尚說的話:「我寫書是我腦血,流到手上,再從手上流到筆,再從筆流到紙上。」
虔誠恭敬地閱讀老和尚所寫的書,每一篇都很受用、很感動,其中最相應的法語是:「萬般隨緣好,一心求往生」以及「至誠懇切,求佛接引」這兩句。
因為娑婆世界有八苦[1],「生」、「老」、「病」、「死」、「愛別離」、「怨憎會」、「求不得」、「五陰熾盛」;更有三苦,「苦苦」、「壞苦」、「行苦」,以及無量無邊的苦。
老和尚一場病,示現世間本來就是八苦交煎,五濁惡世的地方,但祂老人家是身受心不受,對於病痛並不放在心上。
回想以前每次看到老和尚的場景,不管是在蓮鄉,大眾在向師父請法,還是參加大眾為師父祝壽,或者是在二樓法堂上台講楞嚴經,儘管老和尚身體已經很不好了,但祂的臉上總保持著親切慈善的光輝,氣色總是白裡透紅,總洋溢著大慈悲與大智慧的樂觀與自信。老和尚十年的病苦中,為法忘軀,堅忍卓絕,如果換成是我自己,我真不知該如何面對,但老和尚把「念佛心中沒有病痛」發揮到了極致。
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,一路走來,經歷了種種的酸甜苦辣,也體會到苦苦、壞苦、行苦,這三苦的樣貌。老和尚在佛七講話中說 :「海潮、人潮皆一般,名利場中也是如此。誰的浪起得越高,掉下來就跌得越重……偏偏世人迷惑。」這句話恰恰是自己的最佳寫照與經歷。老和尚說:「名利好比過眼雲煙,沒有實在的。」真是一語道破啊 !
老和尚在《池畔蓮鈔》中又說道:「念佛法門是以法界圓融為體,以真信、切願、持名念佛為宗要,以放下無礙往生為用。」所以我最相應的就是「萬般隨緣好,一生求往生」以及至「誠懇切求佛接引」的法語,深得我心,於我心有戚戚焉。
老和尚生於民國13年,我的母親是生於民國12年,老和尚今年滿100歲冥誕,與我母親年齡相仿,所以我特別有感觸 !
也許是過去世及這一世的因緣,這一生我最愛的人是我的母親,最感恩的人是我的父親,與祂們兩老今生結下了父女、母女的善緣,期待來世在西方極樂世界與祂們再重逢。
以出世間法來看,我最敬愛與感恩的是師父老和尚,祂是我法身慧命的啟蒙恩師,創建了念佛道場,栽培了傑出的弟子法師們,經年累月,以甘露法水來灌溉我們,讓我們煩惱平息,福慧增長,正念現前,並種下西方阿彌陀佛是我歸家之路的信、願、行。
我時時不忘恩師的叮嚀:「在煩惱中發心念佛,在憂慮中發心念佛,在得意中發心念佛。」祂老人家的叮嚀已種入我的八識田中了。
而今恩師老和尚已經往生24個年頭了,想必祂老人家已經在常寂光淨土中修行。祈願老和尚恩師早日修行成佛,乘願再來廣度眾生,也祈請師父加持,讓我們循著您的腳步,依教奉行,持戒念佛,同生西方,共成佛道。阿彌陀佛!
[1]《增一阿含經》云:「彼云何名為苦諦?所謂苦諦者,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憂悲惱苦、怨憎會苦、恩愛別離苦、所欲不得苦,取要言之,五盛陰苦,是謂名為苦諦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