願解真實意

師大詹春梅(如梅)

起初為了讓「親者快」(每天都在外面玩,真是好命啊!疼愛我的人會得到安慰),也因為年輕就見識了人性的醜惡(不是以我們從小所受「溫良恭儉讓」的教育,就會得到善意的回應,有時他人會覺得傷你最沒有反作用力)所以遠離,寄情山水。

走著走著足跡就踩遍了全台灣,就走過了百國。我讀風景讀無常,但無法抹平心,每想起一件事,都要告訴自己:「過去了,忘了吧!」當把事情暫拋,可得到片刻清明。

我知道「迷時分明有六道,覺後空空無大千」,但是就沒有辦法真正「覺」後放下。「無大千」比較具體,例如:離開大千世界,或是不把世界放在眼裡,我選睥睨人間萬紫千紅。

旅行幾年後,體會到所有的風景不過是山、水、樹、石、點景的重新排列組合,只要歸納出規則,不用當場寫生,使用相機拍下細節後,回家也可以畫。不同的就是人文,而對這些人文你永遠都是過客,都是旁觀者。「我見青山多嫵媚」,青山不一定喜歡我。不如好好安頓自己的心,就像繪畫技巧是可以學習的,唯有心引導的作品永遠不可捉摸。因此,我不喜歡一眼可以看穿的東西。

師父說「不見是非即是佛道」,所以就把別人丢給我的垃圾都刪除吧!雖然常常都在自言自語:「過去了!過去了!他們會有他們的因果,輪不到我去做什麼。」雖然頭依然疼,但心空了。

師父說「一念不生般若生」。我只能做到反覆提醒自己,在經文中反覆推敲,看到別人「種惡因,得惡果」現世報,深深以為警惕,盼隨緣消舊業。對往昔種種,不一直糾葛,是努力的目標;對今生不愁吃穿,卻心比黃蓮苦,猶如大象掛瓔珞……。一切種種,願解如來真實意,願此心如如不動,阿彌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