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生如幻如化

師大 孔淑芳(心放)

民國80年入師大中道社。記得第一次跟學長坐公車從新店到三峽橫溪。到坡道前,學長諄諄叮嚀入佛寺的規矩。那是第一次到西蓮淨苑,也是第一次見到手持念珠坐在椅子上的上智下諭老和尚。

民國82年西蓮淨苑結夏供齋,師父手持念珠在蓮風樓前為學長開示,那時刻在我的腦海中,歷歷難忘的,就是師父緩緩說出:「我見你們如幻如化。」

師父一生手持念珠,行在彌陀,教宗般若,律紹南山;身教言教皆是空般若智慧。

猶記得大專青年念佛會時期,學長在星期六晚上在講堂講佛綱,法師慈悲指導;也讓懵懂的眾生有入佛法的階梯。

當時聽講「十八界」。「眼根」對「色塵」為見;「耳根」對「聲塵」能聞;「鼻根」對「香塵」;「舌根」對「味塵」;「身根」對「觸塵」能覺;「意根」對「法塵」能知;見聞覺知這四種感官,是我們最熟悉的認知系統。我們從小至長大、懂事、上學、在社會中成家立業,乃至我們每分每秒都離不開「六根」對「六塵」生「六識」的了別作用。

時時隨境界轉,不得自在,在日常中聞讚則喜,依順境生貪著心;依逆境毀謗辱罵發瞋念心;我們是那麼以「真實的」見聞覺知感官虛妄度日。

  感恩師父教導空般若智慧,也教我們將般若導入念佛,「隨緣無性是法性身;無性隨緣是佛報化身」。年紀漸長,逐漸體認到流轉六道輪迴生命現象。聽聞中論所說「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,亦為是假名,亦是中道義」;思維義理「五蘊是空的;空間的現象也是空的。」也努力在行持上能一心念佛!都攝六根淨念相繼,念而無念,無念而念,斷貪瞋癡。南無阿彌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