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家初心:感恩、慚愧、莫放逸

釋惠敏

如敝人的《六十感恩紀-惠敏法師訪談錄》所述,我在慈明寺讀《弘一大師傳》的時候,已經有出家的志向。但是我們那一群學佛的人知道如果當時出家的話,家裡會有很大的障礙,我們覺得等到中年才出家。因為當時佛教還不是那麼普遍,大家對佛教的了解還不是那麼清楚。我小時候對佛教的印象就是拜拜、吃素這樣的印象。小學的課本裡提到破除迷信,旁邊就畫一張老太婆在那邊拜拜。所以那時候一般人覺得那就是佛教,我覺得很難去跟家裡說明佛教的真正內涵。

之後,我會可以提早出家的因緣是在西蓮淨苑準備中醫師執照考期間,有時我們會發起「個人」佛七的活動,由於參加者人數只有非常少數幾位,不用勞師動眾,人力方面也採用輪流互助,容易舉辦。

1979年1月,輪到我可以參加個人的精進佛七,就在佛七第三天(112日)的晚上,靜坐念佛的時候忽然靈光一閃,好像有些事情想通了。以前會想要中年出家,最大的一個障礙,就是怕家裡的人沒辦法接受,會覺得我是不孝,因為你沒有遵守父母對你的期待。那時候念佛號念著念著就突然想通了,假如我出家能够好好把這條路走好,並不是不孝順的事情,心中產生信心,覺得有勇氣向父母說明。因為還在佛七的第三天,還沒有結束,所以先把出家的念頭暫時克制,等打完佛七,我就向我的師父請求說:「我決定要出家,會回去跟我家裡的人溝通」。 

1979年(25歲)冬天,師父同意我報名到新竹的翠碧岩寺受三壇大戒。翠碧岩寺是女眾道場,所以參加受戒的男眾寮房是租隔一條馬路的一個空廢的工廠廠房。這次的戒會大概有二、三百個人參加。對於何時出發報到的時間,我師父說:以他的經驗,不用太早報到,因為報到當天,不會安排其他活動,沒有事作,浪費時間,快結束前報到即可。所以,我報到的時候已經是最後一批了,所以是分配到延伸到工寮,地舖區塊,地面是舖稻草,再墊三夾板與棉被。雖然受戒期間的居住條件不是很好,外面冷風會吹進睡覺的工寮地舖,那一年冬天又有強烈寒流,但是卻是法喜充滿的日子。於今回憶如上因緣,感恩大眾成就,慚愧自己還是生死凡夫,餘年當勤精進,慎勿放逸。阿彌陀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