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ELAND-LOGO

線上皈依

西蓮淨苑線上皈依活動介紹

1. 定期舉辦集體線上皈依:

固定於每個月第二週之週六,下午2:00辦理

(2:00講解,2:30皈依儀式)

2. 特殊情況辦理個別線上皈依:

請先提出申請,經本苑審核後通知,專案辦理。

 

線上皈依報名流程

步驟一、了解皈依的意義

步驟二、線上皈依的心理準備

步驟三、親教師與代理皈依師介紹

步驟四、線上皈依注意事項

步驟五、線上皈依報名

佛

步驟一

步驟二

步驟三

步驟四

步驟五

步驟一、了解皈依的意義

(一)智諭老和尚開示

智諭老和尚
  • 什麼是三寶

「問:有人說,他要皈依,但是沒有心裏準備,想要考慮以後再皈依。又,皈依了以後,如果沒有按照佛教的來做,是不是違背了皈依?如何心平氣和的皈依,才能得到皈依的利益?

智諭老和尚:皈依是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,皈依三寶。

什麼是三寶?諸惡不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。諸惡不作是什麼?身不犯殺盜婬,口不犯妄語、惡口、綺語、兩舌。自淨其意是什麼?心沒有貪瞋癡。總說就是諸惡不作,眾善奉行。你考慮皈依,就是說,今天可以諸惡作,不必奉行善。考慮過以後再諸惡不作,眾善奉行。當然人各有志,他要考慮,只可讓他考慮。皈依三寶,是教你孝父母,你說我等一會孝,我考慮過後我再孝。皈依三寶,是教你要敬長上,你說我先不敬,考慮過以後再敬。皈依三寶教你信義一切人,你說我現在不講信義,考慮過以後再講信義。當然人各有志,他要考慮,我也沒辦法。」(《側聞散記》:p.123-124

 

  • 自性皈依

問:「自皈依法,當願眾生,深入經藏,智慧如海。」那麼我們修淨土法門,該從何經著手?該如何深入?

智諭老和尚:自皈依佛、法、僧,自性皈依。自性皈依叫自性法界,那是你本具的。皈依佛,誰皈依?人皈依嗎?人在那裏?皈依佛法僧是人皈依,你皈依嗎?父母生你以前,你在那裏?沒有你嘛!沒有你,那是你的佛性,就是自性。

這個自性是唯心,唯識宗叫唯識。你要了解,房子是不是你唯心現的?十法界也如此。房子沒有啊!鋼筋、水泥造的。要是有房子,沒有鋼筋、水泥,還有房子。大家懂了吧?山沒有啊!山是花、草、樹木現的,如果有山,沒有花、草、樹木還有山,那不可能的!都是你唯心現的。這個自體法界,「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,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」都是唯心造的。所以說一切法界,皆是唯心造的。心清淨則不造,不造就得無上佛道。你還造!它造有很多種:六道它造的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它造的,往生西方它造的。這個要點是,念佛怎麼造西方呢?心清淨。怎麼清淨法呢?不為六塵所亂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都攝,都攝六根。唯有佛的一念,淨念相繼,就得念佛三昧。我講得太多,恐怕你們聽不懂。」(《側聞散記》pp.74-75

「『文殊師利又問,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?維摩詰言,菩薩於生死畏中,當依如來功德之力。』⋯⋯我們眾生是業報身,不得化身,不證法身,實在落入苦中。如果壞了生死,那個不生不死也被壞,因為生死就是不生不死,隨緣就是無性。我們把這段話提前講了。⋯⋯這個依,如果按照世間法的說法,依靠;按照佛法解釋,就是皈依。⋯⋯

如來功德是什麼呢?功,自利;德,利他。如來之功就是法身,如來之德就是報身、化身。因如來徹證法身,現報身、現化身得自在。眾生不證法身,隨著業報走,不得自在。這個舉例子說,如來好比人站在水邊,影子照到水裏頭去,可是他得真的法身,這個影子雖然在水裏邊,不被淹,影子淹不死。他雖然不被淹,他明明在水裏邊。眾生就不同了,掉到水裏去,馬上淹死,因為他不得法身。所以如來法身現報化,報化皆歸法身。⋯⋯維摩詰答,「菩薩於生死畏中,當依如來功德之力。」就是說當皈依如來無性隨緣,隨緣無性功德之力。」(《維摩詰所說經講記(下)》pp.558-562

智諭老和尚

(二)惠敏和尚開示

皈依是皈投依靠,皈投依靠三寶,以三寶為我們生命價值的中心,或者我們生命意義的方向。所以它把我們原先,可能不曉得方向,或者在不是很適當的方向扭轉。 我們平常可能是以個人的利益作為我們人生的重心,或者個人的家庭而已。但是比較狹隘。這些個人的利益或者家庭是無常的,它會有變化。所以當我們個人或者家庭,或者我們的擁有,事業,產生變化的時候,我們就會覺得人生就沒有意義了嗎?或者就沒有活下去的方向,或者努力的方向。所以我們怎麼擴大到更普遍,或者更理想的這一種目標?佛教當然就提供我們說,我們可以以成佛,向釋迦牟尼佛學習,可以來向他所學習的佛法、所覺悟的佛法,以及跟著佛法一直在住持或者傳承的僧團,這稱為佛法僧三寶。所以,假如我們能夠以這個為方向,可能會更普遍,而且更清淨、更圓滿。這一種心態讓我們對於苦或者樂,人生的這些變化,能夠比較有智慧。因為,第一個,到底我們面對苦樂這個果報,是不是有相對的,這個善惡行為的關連,我們有時候不一定有信心。但是,假定我們看到佛陀他一生,雖然他也有各類各樣的苦樂,但是他還是曉得無常、無我、不生不滅,這是一個永恆的真理。另外,在我們對於這一生到底生或者死,常常會執著,容易就貪生怕死。佛教告訴我們能夠體會無我,因緣所生則無我,沒有生也沒有死。這個也讓我們面對生死能夠更有信心。因此皈依能夠讓我們在這人生當中,比較有正確的方向。另外,面對生死議題、生死的問題,也比較能夠坦然。

所以我們皈依以後重要的是,要能夠對無常或者無我要有信心,而且能夠分辨善或者惡,能夠分辨世間這些無常變化的法,以及怎麼去體會無我、不生不滅的法。這些觀念的轉變,假定我們進一步能夠在行為上也跟著轉變,譬如說能夠去守戒,能夠持戒,然後經常能夠念佛或者修禪定,這些都能夠減少我們對慾望不正確的追求。 假如皈依以後能夠進一步體會到,除了三寶給我們這種真理,或者實踐的恩德以外,也能夠去體會到眾生恩,所以常常能夠感恩眾生對我們的護持,從這一點能夠去實踐佛教所說的眾生平等。所以我們皈依三寶,同時也是皈依我們自己跟所有眾生平等的法性、清淨平等的法性。所以我們對三寶感恩以外,對眾生的恩德也能夠時時去感受到,而且也能夠發願奉獻自己,利益眾生。這是皈依以後能夠去學習的。除了學習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,這些都是菩薩道皈依行者,所可以學習的方向。

惠敏和尚1987年9月28日居士請法開示:

皈依,向於佛;不皈依,心不定。譬如說,你信天主教、基督教要受洗,佛教講皈依。一切法皆如此,在世間法,你到那一家生意作職員,要登記,皈依也如此;在世間法,社會上你要入黨,皈依也如此。實在講起來,皈依的意思,比他們廣多了,眾生皆有皈依心,唯有佛究竟,怎能知道呢?

小孩子就有皈依心,我相信你要是出門的話,不抱你小孩子,抱起來一同走,他會哭,是不是?那是沒有皈依處,如果他媽媽回來把他抱起來一同走,他不哭了,有皈依處。

到了上學年齡,要是能有學校讀書,有皈依處;沒有學校讀書,他看見人家小孩子讀書,他不能讀書,他沒有皈依處。

學校畢業之後,一定有工作,要沒有工作,沒有皈依處。有了工作,心安理得了。要如果沒有工作,三年沒有工作,這個人會自殺。

如果有了工作,能有對象結婚,心有皈依處。如果三十歲以上還沒能結婚,心沒有皈依處。

結婚以後要有小孩子,要是沒有小孩子,沒有皈依處,有了小孩子就放心了,有皈依處。

這一切都不究竟。小孩子皈依爸爸媽媽,爸爸媽媽終有要離開的一天。上學校讀書,進學校門就是畢業的開始。找到工作,上工的那一天就是下工的開始。結婚,結婚的固然多,離婚的也不少,和合的固然有,不和合的也很多。小孩子,有小孩子有皈依處,不一定。因為你有小孩子,小孩子有孝有不孝,就算孝的話,一切事情的因緣,並不一定在你身邊。

譬如說當兵了,外出了;作事了,到外面去了,並不一定是你究竟皈依處。

所以說皈依佛,佛是究竟皈依處,就是你事業失敗了,名也沒有了,甚而言之,父母不認你為子女,子女不認你為父母,夫妻不肯相認,一切朋友失掉了,名利、金錢、事業皆沒有了,佛還不離開你。如果你還知道佛還不離開你,在你身邊,你可以有勇氣再幹一番,再振作起來,東山再起,所以這是皈依的好處。

皈依主要的目的是什麼?向佛,佛是最善良的,皈依就是向善。所以皈依的時候,戒殺戒盜,戒邪婬,戒這些不正當的行為。

任何人都需要皈依,皈依才有信仰,所以皈依是改變你人生的開始。

Seeland logo

(1) 我已經了解:甚麼是皈依三寶

皈依是皈投依靠。
皈投依靠三寶,以三寶為我們生命價值的中心,或者我們生命意義的方向。
所以它把我們原先可能不曉得方向,或者在不是很適當的方向上,扭轉回來。

Seeland logo

(2) 我已經了解:皈依的主要目的

皈依主要的目的是什麼?向佛!
佛是最善良的,皈依就是向善。
皈依才有信仰,所以皈依是改變你人生的開始。
讓我們對於苦或者樂,人生的這些變化,能夠比較有智慧。

Seeland logo

(3) 我已經了解:皈依的好處

皈依能夠讓我們在這人生當中,比較有正確的方向。另外,面對生死議題、生死的問題,也比較能夠坦然。
就是你事業失敗了,名也沒有了,甚而言之,父母不認你為子女,子女不認你為父母,夫妻不肯相認,一切朋友失掉了,名利、金錢、事業皆沒有了,佛還不離開你。如果你還知道佛還不離開你,在你身邊,你可以有勇氣再幹一番,再振作起來,東山再起,所以這是皈依的好處。

步驟二、線上皈依的心理準備

惠敏和尚開示

方丈和尚惠敏法師
  • 前言

2020 年初,全世界如火如荼進行「新型冠狀病毒」防疫工作,也開始討論所謂「後疫情時代」,特別是遠距線上之工作、學習、商業或社交生活的「新常態」(New Normal),加速個人、家庭、機構團體與國家之「數位化轉型」(Digital transformation, DX)。

宗教界的傳統活動形式也面臨此類的轉型挑戰,例如:佛教「皈依三寶」儀式是僧團讓信眾確定佛教信仰之重要的活動。若因疫情,改為「線上皈依」形式,親教師「實體」沒有現前,可能有些疑慮,因此,敝人常被問到這類問題,今於此提供相關資訊,敬請大家參考。 

  • 線上皈依

佛教為避免因為戰爭、疫情、偏遠等狀況而產生「生善導俗」障礙,不只是皈依,「五戒、八戒、菩薩戒」受戒儀式,都有「無師現前」而「自誓受」(=心念受)的開緣。例如:
唐朝道宣律師述《釋門歸敬儀》卷 2:「顯歸三寶,自誓不迴。其受法云:我某甲盡形壽,歸依佛,歸依法,歸依僧(心生口言,一心向佛,如上三說,名得歸法)我某甲盡形壽,歸依佛竟,歸依法竟,歸依僧竟(如此三說,自誓受訖)。」
《優婆塞五戒威儀經》:「若無師從受處,爾時,受者若無師,應向佛像前自誓受。」
《成實論》卷 8:「若無人時,但心念口言,我持八戒。」
《在家律要廣集》卷 2:「爾時受者,若無師,應向佛像前,自誓受菩薩優婆塞威儀。」等。

何況現在的「線上皈依」可用「聲音、影像」增加受三皈依、受戒者的信願心,也是順應「減少群聚感染」或「節能減碳」等防疫、環保等社會需求,值得我們善用。

  • 內心的影像或語言

從「唯識學」角度,我們所認識的世界是「內心影像」的顯現,或是由「內心的語言」(意言)所建構的。 所以,我們「溝通交流」(不論是「現前當面」或「不現前【遠距線上】」)應該重視「內心的影像或語言」是否有傳播成功?
不然,若「內心的影像或語言」沒有交流,縱使「現前當面」也無效或誤解,值得我們警惕。

遠距概念圖

步驟三、親教師與代理皈依師介紹

親教師介紹

本苑住持方丈:和尚

  • 日本國立東京大學 文學博士、碩士
  • 台北醫學院藥學士
  • 經歷:
    法鼓文理學院校長
  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務長兼代理校長
  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主任委員
方丈和尚惠敏法師

代理皈依師介紹

本苑弘法處處長:法可法師

代理皈依師法可法師

步驟四、線上皈依注意事項

1. 使用的遠距平台:使用 Google Meet 遠距視訊平台。詳細資訊將在本苑回覆報名成功的電子郵件中說明之。

2. 皈依證採數位方式掣發。皈依完畢之後,將電子皈依證寄到皈依者所留的電子郵件信箱中,不再寄發實體皈依證。

3. 線上皈依僅接受網路報名。恕不受理傳真、電話、郵寄等其他之報名方式。

4. 申請【特殊狀況個別皈依】者,請在報名表中,載明需要個別皈依的特殊狀況或者理由,待審核後通知,由代理皈依師連繫皈依時間,專案辦理。

5. 線上皈依所需時間 (含儀軌講解、正式儀式、疑問解答等),全程預計在一個鐘頭之內。

步驟五、線上皈依報名

線上皈依採兩種方式

定期集體線上皈依

特殊個別線上皈依

bg

Copyright © [2022] [Seeland Monastery]. All rights reserved.